跨宣挑戰

金金計較(二)           付不付「費」思量

   在實際生活的壓力下,實在不容易長期、無償的投身其中。母語翻譯員很自然的期待由宣教士負擔各項生活所需,加上聖經翻譯不是一兩個人可以完成的事工……

今宣

           多年前在菲律賓接受差會語言學、文化人類學及聖經翻譯等相關的訓練時,同學來自世界各地,除了差會的準宣教士之外,也有熱衷語言學、文化人類學的一般學生,另外還有一批特別的學生是當地的母語聖經翻譯員。他們屬於菲律賓不同的少數民族,有好幾位已經是教會的傳道人,在牧會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母語聖經對傳遞信仰的準確度以及打動人心的深度有極其關鍵的影響,所以排除萬難來接受訓練,冀望學成之後可以在自己的族群中進行聖經翻譯。當中也有一兩位已經有聖經翻譯的經驗,但在過程中遇到瓶頸,希望所學可以解決難題,最好可以成為訓練別人的教練,把家鄉的同工栽培起來,可以有更多人一起參與曠日費時的聖經翻譯大業。

訓練「免」費?

           訓練課程在當地的一所神學院進行,我們算是「聖經翻譯組」的學生,受訓學員並不需要繳交「學費」。有人質疑神學院為何獨厚我們?其實是因為聖經翻譯組所有的老師都是威克理夫資深的宣教士,老師們自己募款從世界各地到馬尼拉教課,吃、住都在差會的招待所,所以學院不需要支付講員費。另外,差會有專門的同工特別為訓練所需的書籍、設備進行募款,購置的設備在訓練結束後就送給學院,學院因此讓同學「免費」受訓。

           雖然免學費,還是有一些雜費要付,對許多母語聖經翻譯員來說,仍然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少數母語聖經翻譯員得到宣教士個人或是翻譯團隊的資助,可以住在差會招待所;或是服事的教會比較成熟,提供交通補助或是少許生活津貼,大家在吃、喝、生活上都很節約。這些同工們為了省錢,在受訓期間幾乎沒有回家鄉,有時問他們放假怎麼還留在學校,他們總是靦腆的笑著說:「用英文寫功課要花好多時間,放假剛好趕功課啊!!」這些同工平日除了照顧教會,也需要親手做工才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出來受訓等於家中少了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無法開源只好節流。   

雖然對受訓的人來說課程「免費」,其實是有其他的人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形式承擔了各種費用,這個過程也教導我怎麼看「免費」。天底下沒有真正不用付出就能白白享受的事情,許多看起來、聽起來是免費的活動,都是有人因為愛主的緣故承擔了費用。因此免費其實是更加寶貴的款待;好像我們白白領受的救恩,其實是主耶穌付出祂尊貴的性命為代價,世人才得以因此從罪惡權勢中得到拯救;救恩看似免費,事實上是無價。

   在台灣的教會裡,弟兄姊妹憑著各自的才幹、時間的彈性,奉獻心力服事教會,很少會聽見那位弟兄姊妹服務教會還要收取費用。參與聖經翻譯的民族同工是如何與宣教士一起服事呢?支付母語聖經翻譯員薪資合適嗎?為什麼?

服事「付」費

聖經翻譯的事工費時甚久,在電腦設備還不普及的年代,要翻譯完成新約聖經平均耗時十五至十七年。還沒有母語聖經的地方通常也還沒有基督徒,更遑論教會了;如果沒有基督徒,外來的宣教士要找誰來幫助翻譯聖經呢?沒有教會,誰來支援聖經翻譯所需要的龐大人力、財力、物力呢?畢竟宣教士是「外人」,語言能力再好也比不上當地人,當地人才是母語聖經翻譯的主力。在還沒有基督徒的地方,宣教士會先尋找「和平之子」,尋找不排斥外人——宣教士、並且願意教導外人語言、文化的當地人。

因為這些最早的翻譯助手很多還不是信徒,而是當地的族長、老人、或是宣教士家裡的幫傭、保母或是鄰居,他們原本是閒暇時和宣教士說說談談,幫助宣教士學習當地的語言,宣教士同時開始整理當地的語音系統、語法規則、創造符合當地人期望的文字符號、製作書寫系統、展開識字教育⋯⋯。宣教士在語言比較進步後,會請教當地的傳說故事,看看哪些朋友可以幫忙用新製作的當地文字記錄下來,接著再進入聖經故事的翻譯,不知多久以後才能進入聖經本文的翻譯。這些協助紀錄的當地人慢慢增加和宣教士「同工」的機會,最後有幾位會成為宣教士固定的幫手,成為母語聖經翻譯員。

因為這樣漫長的「成軍」過程,一開始宣教士並不會提供當地朋友任何金錢回報,如果幫忙的人是宣教士家裡的傭人、保母,除了原有的工資,通常也不會得到額外的報酬。但是時間久了,當地人參與翻譯的程度愈來愈多,投注的時間愈來愈長,他們放下原本的耕種、打獵、照顧家庭的時間協助宣教士,這些當地人的家庭由誰來照顧呢?

雖然宣教同工很小心謹慎,希望和當地人之間儘量不要有金錢往來,免得當地人誤以為宣教士是財庫、是提供工作機會的人力銀行。也希望盡量單純,免得有人是因為金錢的吸引力來參與聖經翻譯相關的服事,而不是真的關心母語保存、信仰傳承、聖經翻譯。但是母語聖經翻譯員在漫長的同工過程中,他們也有基本的生活所需。如果母語翻譯員單身,或許可以和宣教士一同吃喝,可是有了家庭以後,需要安排考慮的層面就日趨複雜。

翻譯工作曠日費時

雖然理想上希望少數民族的朋友自己體會保存母語的重要,知道聖經翻譯、識字教育是當地人「自己」的事,宣教士是上帝派來的幫助者而已;但是宣教士進入族群的初期,當民族朋友還沒有接受耶穌基督是個人的救主、是他們語族的救主,在實際生活的壓力下,實在不容易長期、無償的投身其中。母語翻譯員很自然的期待由宣教士負擔各項生活所需,加上聖經翻譯不是一兩個人可以完成的事工,參與的人多,聖經翻譯的進度可以快些,但與此同時,宣教士的擔子也更沈重。

   有時宣教士要同時照顧幾個家庭,雖然不一定可以提供母語翻譯員優渥的、固定的薪資,但是母語翻譯員家中突發的、高額的支出大概都是宣教士在張羅,許多翻譯員子女的教育費用也是由宣教士承擔。差會裡也有同工專門為不同的翻譯團隊募款,當語言族群裡的工作團隊成立後,可以專款專用,讓團隊舉辦各種訓練會、識字教育班,或是支持母語聖經翻譯員的生活津貼。

聖經翻譯的過程漫長,沒有辦法立竿見影,在進行聖經翻譯的最初幾年,需要花很多時間處理關鍵詞、抽象概念以及基本神學知識的釐清等等,鮮少能在短時間內看見什麼明顯的成果。有時奉獻者支持了三年、五年,還等不到聖經書卷翻譯完成,難免失望,以至於停止奉獻,或是比較在意有沒有建立可見的會堂、每年有多少人信主、受洗⋯⋯,這樣的期待有時會讓參與聖經翻譯的同工深感挫折。

代禱與支持

   有些團隊好不容易培養了幾位成熟的聖經翻譯員,具有豐富的聖經知識、語言能力、教導經歷⋯⋯,結果因為財務上的限制,翻譯員面臨實際生活的困難,或是被企業挖角,或是受到家人親族「轉行」的壓力。更有甚者,在福音未得之民當中,雖然開始母語聖經翻譯,參與翻譯的當地人卻不一定已經信主,非常可能因為族群壓力、信仰上的掙扎⋯⋯而離開翻譯團隊。聖經翻譯的服事年長日久,母語聖經翻譯員稱得上是「全時間服事」,是母語聖經翻譯的真正主力,許多時候他們也面臨劇烈的屬靈爭戰,不論是在精神上、肉體上、家庭關係上都會遭到攻擊。相較來說,有沒有支付薪資反倒成了比較小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民族朋友、母語聖經翻譯員。

願我們記得宣教士的同時,也一起將母語聖經翻譯員放在心上,將他們身心靈的需要都交託在主的手中,當我們奉獻支持參與聖經翻譯的宣教士時,請記得母語聖經翻譯員也需要代禱與支持。願主賜福母語聖經翻譯員手中的工作,他們手中的工作願主賜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