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祈禱】

掙脫綁索——日本

日本人不單是拜佛,而是屬萬物有靈論者,無論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相信有靈在其中……

羅惠強

過去華人對宣教觀念總以為是從西方到東方,從科技先進的地區到發展較落後的區域,從經濟穩定的國家到相對較貧窮的國家。

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工具的發達,人口往還頻繁,隨著各國的發展,地區的工作機會改變,各區的就業或移民人數增加,世界已成了地球村。宣教觀念也有重要的變化,過去從西方到東方、從大國到小國、從發達先進地區到貧窮落後地區,現在要改變為從全方位到全方位。

日本雖然科技先進,經濟發達,建設進步,潮流文化更領導著東南亞,但一般人對福音的認識卻不多,仍是個福音未得的群體,要為他們努力代求。

福音傳到日本已有一百多年歷史,1860年有美國浸信會牧師到日本把聖經翻譯成當地文字。第一所以基督信仰為教學理念的札幌農業大學於1876年設立,後又有牧者在1880年以文字事奉,出版福音書刊。可惜1989至二戰期間,日本神化日皇為天皇,要求學校師生向日皇膜拜,後裕仁發展君國主義,使東南亞地區受盡痛苦,二戰結束,據說麥克阿瑟元帥向西方呼籲,要求差派大量宣教士到日本,以滿足日本人心靈的需要。

雖然日本對宣教機構有很多的通容,以宣教簽證入境的福音工作者不乏其人,但日本人民仍鮮少聽聞福音,信徒總人數不到日本人口的1%。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近海的地區,發生災難性海嘯,他們猛然發現,過去以為可以靠賴的科技、建設、經濟和儲備,不足以挽救他們。多年來日本人對福音都反應冷淡,但3.11以後,人對福音的心有明顯的好轉,我們需要迫切為日本的福音機會代禱。 

這次祈禱行與大家一同遊歷日本京都的旅遊區,從清水寺出發,到祗園寺,再到四條通,沿途不難遇上吸引我們眼睛的東西,這正需要我們為他們代禱。

一、清水寺

無論是清水寺或到祗園寺,都是寺院拜祭的地方,雖然清水寺已是著名的旅遊地標,到那裡去參拜的遊人不多,但對日本人來說,這是個重要的寺院。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788年,是唐三藏的日本弟子所創建的。清水寺供奉千手觀音,多年來,不單成了京都地區的的重要代表,佛教也成了人心靈中的重要支柱。在此不難發現有不同的寺院,強調不同的重點,來這裡的人有求長命百歲的,有求身體健康的,有求學業進步的,有求生意興隆的,有求良緣好合的,也有求添子添孫的。祈福參拜的人,絡繹不絕,香火頂盛,各人總有不同的需要,在這裡值得為這些有需要的人求恩典,願主開他們的眼睛,看見這位施恩的主。

二、祗園寺

從清水寺到祗園寺,要經過松原通,三年板,二年板,這都是遊覽區。在這些區內,也不難發現有不同的神社,其實日本人不單是拜佛,而是屬萬物有靈論者,無論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相信有靈在其中。記得年少時日本流行打保齡球,有一次從新聞看見,他們請了僧侶,為那些被撞擊了兩三年、要廢棄的保齡球樽打齋超渡。雖然我以為那只是保齡球公司的宣傳手法,但看見那些手拿玉香,對著舊保齡球全心膜拜的女孩,我相信她們是認真的,以為保齡球樽是有感情和靈氣的。日本人的萬物有靈論,使他們對大自然關注、熱愛和保護,但可惜卻忽略了這位創天造地的主。願主開他們的眼睛,看見自己受造奇妙可畏而向至高的主敬拜。

祗園寺,又名八板神社,每年七月份在這裡出發到四條通,有為期一個月的祗園祭,把京都對鬼神的敬拜推到高潮。原來在公元869年時,有瘟疫流行,為求消除災難,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拜祭牛頭天王,因為是在祗園寺開始,所以叫祗園祭。

雖然經歷了一千多年,祗園祭不單沒有失落或被遺忘,反之成了今天一項民俗活動,以花車遊行形式吸引人來參加。花車遊行期間有一位「稚童」,穿上神聖服飾,作為神的使者代表,接受各項的敬拜和使命。傳說這幾天內,這位「稚童」不能接觸地面行走。

打開心眼認識真神

祗園寺到對岸四條通,烏丸通在七月份都有不同時段的花車遊行,或祭祀或慶祝的活動,有明顯的拜祭儀式,也有像嘉年華會的花車形式,也有用歌舞形式表達。無論以什麼形式表達,人心靈中對大自然力量的無奈,對疫病的畏懼,都使他們在這些日子來參與敬拜。可是他們對這位掌管大自然的神仍是無知,願主開他們的心眼。

萬物有靈論的另一可怕就是他們把偶像,越來越卡通化,他們把很多神像造成卡通的形象,很多小孩從小就擁有與自己一起成長的偶像,當然有些喜愛小陶像的,也會不經意的地買了個偶像回家。請繼續記念福音工作者,能有智慧的把福音傳到每個家庭,期盼有一天福音能成為他們家中的一部份,掙脫多年偶像的綁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