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宣教士檔案】

獨腳來到溫州的基督使者

 Dr. Ted Moon作/余磊譯

曹雅直夫婦及簽名照.jpg不似北京或西安,早年就有基督的宣教士落腳生根,浙江的溫州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直到1867年才有基督使者出現;之前只有佛教和道教信仰。遠從英國蘇格蘭來的George Stott(曹雅直,1835-1899)和他的妻子回應上帝呼召來到中國,他是個獨腳的農人。(當年戴德生/Hudson Tailor呼召英國人前往中國工場宣教,問他為何獨腳還願意去,他不失幽默地回答:「因為看不到雙腳健全的人要去,所以我必須去。」(Because I do not see those with two legs going, so I must.)

曹雅直失去一腳可能肇因於結核菌感染,他說:「之前對上帝之愛無感,於今餘年殘生,這份愛何以為報?」在聽聞中國的需要,毅然決然起身,妻子也同意同行相伴。

1866年2月6日到達上海,即開始研習華文,尋求一個沒有外國宣教士的地方去拓荒。他南下溫州,也未受到當地人歡迎,只因他是「洋鬼子」,而且他跛腳經過時拿石子丟他,嘲笑他。但卻又因他勇於面對殘障,也贏得一些市民的敬意。

曹雅直像耶穌一樣,從這村走到那村,吸引群眾聽他傳道,但是果效很有限。有些年輕人成為他所結的初熟果子,鼓勵他說:「重點不在人數,而是悔改後的基督品格。」其中一位名叫子努(Z-nue)的成為重要媒介,後來並成為傳道人,領人歸主。有一天他問群眾:「敬愛的父老鄉親,為什麼要拜這些木刻的神像,他們幫不了什麼忙,其實照顧好他們自己都很困難,你看他們有些手指斷裂,有些頭髮或鬍子被老鼠咬去。」有位聽眾聽得有理,請子努到他家裡說服他妻子,遂全家信主,過著敬虔的基督徒生活。

1878年,曹雅直建造溫州第一座教堂,但信徒人數成長十分緩慢,十年下來,只有十八人,居民的抗拒力十分強大。1884年被焚毀,曹雅直信中寫到:「宣教成果微小,十分沮喪,但若因此驅使我們更靠近上帝,必不致消失。」(教堂於1898年由當地基督徒在原址重建。)

在溫州二十餘年後,曹雅直健康漸衰,才第二次返回蘇格蘭述職,也未再回溫州。幸好後五年,他建立一所好學校,三個教會,和信徒近三百人。

書籍封面.jpg1949年共產黨佔領中國,溫州和其他地區一樣受到反西方浪潮波及。(譯者按:信仰基督並非屬西方,是屬全地,論起源地是屬東方。)經歷逼迫,溫州被宣告為「宗教解放區」,成為官方的全國第一個「無神(論)城市」。那曹雅直的事工是否就全然毀滅?基督的光就從此黯滅?答案是未必見得。

1962年毛澤東的「大躍進」解禁,溫州的教會得以重新聚會,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教會被關閉,基督徒被迫戴上羞辱的帽子、身體綑綁遊街。但台灣的基督教會仍利用空飄氣球傳送聖經和福音單張,鼓勵主內信徒。

到了1998年,曹雅直建造的教會再度重建,熱鬧慶祝建堂100週年。因其創立維艱,守成不易,不免讓人思及曹雅直勉人自勉的加拉太書六章九節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這裡的行善,意旨合乎上帝旨意的事:也許主內弟兄姐妹也當思想記念。

溫州簡述:

若從台灣往北直飛上海,中途中間飛越的領空是溫州灣,西邊沿海和陸地即溫州(市),位在浙江省東南部,與福建省東北部的交接地區。

溫州人擅長做生意,在海內外團結成「溫州幫」,並且樂於回饋鄉里。地名「溫州」起因於氣候溫和,此地物產豐饒,著名美食為「溫州大餛飩」。溫州人口近一千萬,今基督信徒約一百多萬,約佔15%。1928年,一批平陽縣傳道人參加倪柝聲弟兄在上海召聚的得勝聚會後,回鄉建立地方教會。此後,溫州地區,尤其是南部蒼南、平陽一帶,陸續成立了數百處地方教會,成為地方教會在中國最興旺的地區。(數據依維基百科)

溫州轄區內教堂頗多,十字架處處可見,所以擁有「中國的耶路撒冷」美譽。因此鼓勵國人若前往大陸旅遊,應可安排前往溫州「朝聖」和學習,並且緬懷這位單腳行走在溫州土地上的基督使者。

圖說:曹雅直夫婦簽名照、書目<TWENTY-SIX YEARS OF MISSIONARY WORK IN CHINA>26年在中國的宣教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