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光中

神的攪拌

約伯原本因為愛主而事奉,很有可能最後他愛那些成就感比愛神還多。所以祂用祂的手「攪拌」約伯,讓他不會在靈性上迷失……

劉幸枝

16世紀的聖女大德蘭,在世年間就以她睿智的靈敏、慈悲的靈性與幽默的靈動吸引很多人聆聽她的教導。她身上有許多神秘經歷,卻也因恩賜豐富,在開拓修院和革新修院的過程中,遭受到許多逼迫及毀謗。

有次她在外奔波,身體渾身疼痛,氣候又不佳。她平日跟主的關係很好,好得像朋友一般。可是那天她忍不住抱怨:「主啊,虧我還把祢當朋友。」言下之意是:祢也應該顧念我們的交情,對我好一點吧!

當場她突然聽到神回答她:「我都是這樣對待朋友的。」大德蘭不甘示弱地回答道:「怪不得祢朋友那麼少!」

神翻臉了?

雖然這段軼事聽起來很有趣,好像是兩個好朋友在鬥嘴。但是,大德蘭幽默的敘述背後,其實表達出人們常常是透過「成就感」來建立「安全感」。

當我們做很多,也有果效時,我們可能覺得跟神的關係很安全、很親密。一旦我們遇到挫折,失去了成就感,我們的世界就天崩地裂了。就像約伯,他原本有財富、有社會地位、有救濟弱勢者的慈悲心腸。突然有一天,他財富失去了,他社會地位消失了,而原本可以救濟行善的能力也沒了,他變成一個被人輕看的人,極需別人接納與認同的人。

在那個過程當中,原本跟神之間的安全感也斷裂了,他開始覺得他不認識這個神,於是他說:「神變心了。」(參伯三十:21)其實,不是神變心,而是神把約伯自恃的一切拿掉,讓他不再從外在事物來建立安全感,而是透過一無所有,單單虛己地來信靠神。

許多基督徒的信仰哲學不也正是如此。我們喜歡被祝福,生活平安,事業順利。但這些短暫的事物,並不是神要賜給我們永恆的祝福。我們能帶去神那裡的,不是這些物質界的東西,而是與神建立的關係。

在約伯記三十章十六至卅一節經文中,可以發現一個曾經意氣風發,受人景仰的約伯,如何在一夕之間失去一切。失去兒女、財產、健康、妻子的安慰和朋友對他的尊重。更慘的是,他覺得他失去上面提到的這些東西,就代表已經失去神這個好朋友。所以,他的信仰瀕臨崩潰,他的情緒一落千丈。

他好像是一個全身綾羅綢緞,錦衣玉食的人,正春風得意接受大家對他的愛戴和稱許時,突然跌到一個坑裡,摔個四腳朝天,渾身弄得又髒又臭,大家掐著鼻子湊過去看,議論紛紛地說:這個人不知道做了什麼壞事,才會變成這樣。突然間,他從一個聖人變成一個人人喊打的罪人。

這就是約伯當時的光景。連他最好的三個朋友,也只是站在洞坑上面討論他為什麼摔下去,任憑在坑裡的約伯百口莫辯,卻沒有人相信他沒有做得罪神的事。約伯好像在一個深坑幽谷當中,悲苦憶往。

以前的他,跟神的關係是何等的甜美。約伯記廿九章二至六節說:「但願我回到從前的歲月,回到神看顧我的日子。那時,祂的燈在我頭上照耀,祂的光伴我走過黑暗。那時,我身強力壯,神是我家的密友;全能者尚與我同在,兒女圍繞在我身旁;我用奶油洗腳,磐石為我湧出橄欖油。」(當代譯本)

可是現在呢?約伯記三十章十六至十九節:「如今我的生命將盡,痛苦的日子抓住我。夜間我的骨頭刺痛,如被啃噬,無休無止。神猛力抓住我的衣服,緊緊地揪住我的衣領。祂把我扔進淤泥,使我如塵埃灰燼。」(當代譯本)

神失蹤了?

約伯發現,他今天變成這樣,都是神害的。因為神莫名其妙向他變臉,神是不可理喻的。約伯記三十章二十至廿二節:「神啊!我向你呼求,你不回應;我站起來,你也不理睬。你變得對我殘酷無情,用你大能的手迫害我,把我提到風中,讓我被風吹走,被暴風拋來拋去。」(當代譯本)

我們從約伯的哭訴當中,看出他信仰的真實。因為他沒有因為受苦而否定神的存在。也正因他信神,而且相信祂是掌管一切具有絕對主權的神,他反而比異教徒或無神論還痛苦。

他知道全世界只有一位神可以救拔他脫離這樣的不幸和患難,知道祂是全知全能的神,祂可以拯救施行神蹟奇事,祂可以改變一切,但是——為何祂不採取行動?

2010年,知名的卡內基創辦人黑幼龍的孫子黑筠瀚因為血癌過世,年僅七歲。這個孩子又貼心又聰明。在治療期間掉髮,別的小孩笑他,他不以為意,反而跟天父禱告,求天父保護所有的小孩不要像他一樣生這種病,受這樣的苦。

一年多後,他過世了。母親朱媛無法承受這麼大的失去,拒絕讓醫護人員進入病房確認狀況,她不顧一切的跪在床前,跟神禱告。既然神可以叫死人復活,她也為著兒子能從死裡復活禱告。在一片混亂中,筠瀚的父親黑立言保護著妻子,不怕別人說他們瘋了,他不讓醫護人員進去,就讓妻子在病房裡頭禱告。孩子還是沒有活過來,喪禮還是要照常舉行。如此這般的喪子之慟,神在哪裡?祂不是有大能大力能叫死人復活嗎?

這就是之所以約伯開始把他一切受苦的主因都歸在神的身上。神可以保護他、救他、證明他的清白,但為什麼祂現在在約伯的生命中缺席。

不公平?

約伯緊接著還有一個疑惑,就是他覺得神沒有按他的善行來對待他。約伯記三十章廿五節:「難道我不曾為受苦的人哭泣,我的心不曾為窮困者悲傷嗎?」(當代譯本)

當別人發生苦難時,約伯與哀哭的人同哀哭。可是當他現在遇到困難時,大家全都離棄了他。按理來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的人樂善好施,被人紀念。但是他為神做了這麼多好事,他又得著什麼回報?

他好像是孤單的乞丐流落在外,風吹日曬,跟野獸生活的日子沒有兩樣。約伯在這裡讓我們看到,對一個信神的人來說,面對苦難最害怕的是,發現全能的神有能力阻止卻沒有阻止,有能力改變卻沒有立即改變,祂只在那兒袖手旁觀,比起約伯曾經對患難者的幫助,神實在沒同情心。

像約伯這樣的敬虔愛主的人在遇到苦難時,內心的糾結比無神論還複雜。無神論者頂多說,算我倒霉,認栽了。異教徒說,我可能上輩子作孽,這輩子要償還這筆債。約伯認為,神有絕對的主權翻轉一切,但是「神沒有」。而且,他認為他做了很多的好事,為受苦的人哭泣,為窮困的人憂傷。他盼望幸福,卻迎來災禍;期待光明,卻面對黑暗。就如詩篇七十三篇十三節所說:「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無辜。」

原來,做好事是為了得到公平的對待;做善事是為了得到神的賜福。約伯這番話其實反應出時下教會常看到的成功神學思維——我的敬虔、追求和奉獻,是希望能換得等值或是CP值更高的賜福。對有些人來說,心中嚮往的祝福可能是物質,但對約伯來說,可能是成就感和受人景仰的名聲。

神的攪拌

約伯可能認為自己非常愛主,神也是這麼看他。但神知道約伯跟祂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的純淨。約伯原本因為愛主而事奉,很有可能最後他愛那些成就感比愛神還多。所以祂用祂的手「攪拌」約伯,讓他不會在靈性上迷失,因為他是神的朋友,神愛他,這就是神對待朋友的方式。

《天主的撞擊》這本書提到:許多人正面臨神在他們生活中給予的種種撞擊:物質上的或精神上的匱乏、意外事件的創傷,甚至是在追求物質、名望和地位後,光鮮亮麗後種種空虛。但我們的生命充斥著太多跟主無關的事物,所以神允許一些撞擊臨到我們身上,為要讓祂自己來填滿我們心靈的空間。

神看亞伯拉罕是祂的朋友,所以祂要賜給祂信心的祝福,祂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家,經歷到在沒有安全感作基礎的狀況下,沒有子孫後裔的情況下,仍然相信神一定會成就應許,讓他成為多國之父。

神看摩西是祂的朋友,所以讓摩西在最年輕氣盛的時候隱退曠野,消磨他的志氣,直到他覺得自己已經拙口笨舌,甚至都沒什麼與人社交的能力時,把他立為百萬會眾的領袖,讓他知道一切都是出自神的恩典,使他成為一個極其謙和的人。

因為神把約伯當朋友,使他在經歷一無所有時,他才能重新認識神是誰?當失去了一切時,還擁有什麼?

神才是全所有

人都是用外在的祝福來辨識神是否與我同在,約伯也是用他的「失去」來判斷神可能「離去」。但是神並沒有,神拿掉約伯的所有,為要讓他知道神才是他全所有。因為約伯有一天所擁有的還是會失去,只有神能伴隨他走入永恆。

回到剛剛提到黑立言他們的家庭。在經歷失去兒子的強烈撞擊後,他和他妻子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他說:「雖然這一遭(喪子)並非我們選擇要走,但經過之後,卻看到神有祂特別的旨意,要給我們美好的任務。」他和妻子共同成立「黑筠瀚教育基金會」, 資助弱勢家庭的罹癌孩子和父母來上卡內基課程,藉此把愛和關懷傳遞出去。有許多的人從中得到幫助與扶持。他們雖失去獨子,卻讓他們為許多家庭得回更多的孩子。

我們的天父豈不也如此。耶穌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達到救贖人類的目的,但祂選擇上十字架。門徒不僅棄祂而去,祂還被不義的人審訊、衣服被剝光,被鞭打、被厭棄,祂和強盜巴拉巴被一起擺在枱面上,會眾選擇讓彼拉多特赦巴拉巴,而不是耶穌。

耶穌連扛十架的力氣都沒有,最後被掛在十架上,生命被剝奪。如果沒有祂的犧牲,又怎麼可能歷世歷代有許多的人靠祂成為天父的孩子。神有時藉由剝奪我們緊抓不放的,為要讓祂自己充滿我們。

路德在《論善功》一文中曾說:「當我們遭受身體、財產、榮譽、朋友、或其他的損失時,我們是否相信我們還是蒙神喜悅,並相信神將大小的困苦分派給我們,是出於慈愛……苦難像石牆一樣要把我們與祂隔絕,但祂看顧我們,不離開我們,因為祂站著預備好了要恩助我們,並且叫我們藉著微弱信仰的窗戶可以看見祂。」我們雖然信心不足,但仍求主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