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宣挑戰】

以教會為本的福音使命

讓鄰近地區的健康教會看見偏鄉的需要,或者可以讓偏鄉的信徒,有更多機會接受到較為純正和長期的關懷牧養,以承接和開展未觸之民的福音使命……

詠寧

在「宣教心視野」課程裡,一再提到福音使命需要以教會為本:只有在宣教事工以教會為中心的情況之下,才能帶出有生命力和持續性的影響。我想,這不單是在一般的教會情境中,推動宣教事工需要以教會為中心,並整個教會的投入;在宣教的工場上,在福音尚且荒涼的地方,以教會為中心的服事,更顯出它的重要性和價值。

建立教會也要裝備信徒

我在宣教工場三年左右,見到了來自各國和各路差會的工人,各有各的專長和服事領域。在最基本的傳福音、領人歸主的事上,不同宗派和差會也有不同的經驗和價值觀。當我個別向他們學習的時候,也深深體會到,宣教工場的福音使命,無論專長、目標是什麼,建立教會是不可少、更是不可以選擇性跳過的目標;只要宣教工場上有當地信徒出現,跟進、教導、牧養,就是不可以停止的事奉;並且,在信徒當中敬拜、服事、紀律,更是跨文化宣教中不可一日輕怠的服事。

其實,在任何未聞福音的群體當中,領人決志並不算是最困難的。困難的部分通常是當新信徒了解到將要面臨的社會與文化衝擊,並調整自己內在價值觀的時候,就會出現抗拒改變、軟弱跌倒,和行為與價值觀混亂的情況。這些挑戰在每個民族中都有些許不同,因此針對不同的民族也可以發展出不同的牧養原則。但無論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民族,若福音的工人只把力氣放在尋找未得之民、盡力分享福音、給人施洗祝福,卻不在新信徒往後的信仰生活中,大量地以教導和牧養來培育新生的生命,使之成長茁壯,那麼,成熟的信徒群體就不可能出現,福音對於該群體,也不可能有什麼影響力。

教導明白信仰和生活的緊密關係

有些差會的福音策略是期待用相對短暫的時間(例如,三到五年),在某一地傳福音建立小組後,就期待這個新的小組當中有信徒起來成為帶領者,福音的工人就可以啟程前往另一個未得之民當中工作。為了要在短時間培育出可以帶領小組的信徒,就把基督徒生活的綱要選輯成為訓練手冊,將基要真理的內容、帶領小組的原則,以及分享經文的技巧等,用培訓的方式傳給新信徒。

在我生活的地方,就有這些宣教士工作的果子(他們認為工作已經「完成」,因此,在給當地信徒「按立長老」之後,就離開了)。我見到了對這些訓練手冊內容深信不疑的當地信徒,以為只要在主日聚會時隨機唸出某段經文,並按照自己的感覺分享出感動,就是「主日聚會」了。而在平常的生活中,價值觀混亂、道德品行糊塗,用聖經經文來佔別人便宜卻無力分辨等等的情事,時有所聞;因為宣教士從來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引導人們明白信仰和生活的緊密關係。老實說,我第一次聽聞這樣的傳福音和牧養策略時,真心覺得:開什麼玩笑!

以更多時間投入牧養

每位宣教士,從聽聞福音、領受使命、接受裝備,到接受差派,上帝幾乎都花了十幾二十年,並動員一切的資源和數不盡的人力來培養預備。對宣教工場的新信徒來說,宣教士簡直就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貴族:他們對聖經的認識、對語言文化的了解,並且在教導牧養上的能力,怎麼可能是才信主一兩年、只被一兩個人影響過的當地信徒可以比得上的?我們又憑什麼幻想,我們所傳福音的果子,可以在三、五年之內,就成為可以長期擔負教導和牧養責任的領袖?這不是像自己天天上館子吃飯,卻只給宣教工場上的信徒吃泡麵,還奇怪他們怎麼會營養不良?也許有人會說,耶穌在世就是工作了三年多,並帶著十二個人教導牧養而已,他的事工照樣發展和流傳;但耶穌當時的處境與現在的宣教工場是相同的嗎?耶穌在猶太人當中工作時,有多少猶太傳統和信徒群體在往後成了基督信仰的資源;而我們如今面對的未得之民,沒有文字、沒有競爭力、與外界接觸很少,又長年被其他的族群藐視和欺負,在這樣荒涼、充滿沙礫的乾涸土壤中,我們是否該面對現實,用更誠實和謙卑的心態,才能真正服事到他們呢?

我現在居住的地方,曾經有不少差會的宣教士住過,也有過這個國家其他地方的牧者前來「拓荒」過。這些人所做過的事情和痕跡,都留在當地信徒的心中,只是我發現,宣教士若只傳福音撒種,沒有在意信徒的靈命成長,自然聽信福音的信徒要軟弱退後。事實很明顯:若沒有長期穩定的澆灌、牧養、守護,讓信心長出有力的根基,誰的信心能夠白白地永遠堅固?

當地教會承接福音使命

另一個在此地服事的挑戰是:在客觀的政治和法律層面上,外地宣教士的居留和力量,正被當地政府無底限的削弱和為難,期盼外來宣教士長期加入已經愈來愈不切實際。通常宣教士在搞清楚當地的文化和語言之前,已經耗費了太多力氣,只為了保持自己的靈命健康,以及與政府永無止境的周旋,而政府所給予的居留權限會很快緊縮到宣教士家庭無法繼續承擔。近日我發現,當地政府開始按月向外國人收取高得離譜的健康保險金額,即使這些外國人幾乎沒有在本地的醫院看過病。而諸如此類的「趕人」方法,只會愈來愈多、愈來愈離譜和嚴重。

但是,在這個偌大的國家裡,有很多地方已經發展出不少較為健康和有力量的教會,而這些教會的建立和參與者也有許多來自偏鄉,或本身就是少數民族。若可以讓鄰近地區的健康教會看見偏鄉的需要,或者可以讓偏鄉的信徒,有更多機會接受到較為純正和長期的關懷牧養,以承接和開展未觸之民的福音使命,可以更有力地尋求上帝在教會建造和牧養上的心意。

彼此幫補 互相扶持

過去的一年當中,我與幾位同工積極拜訪了幾個城市裡的教會,也拜訪了不少少數民族地區的福音工人。坦白說,要讓城市的教會「分出人」到偏鄉,就算只是固定短期的教導牧養,都很困難,畢竟教會事務纏身,還要隨時應付弟兄姊妹的各種需要。我也認同這些難處,因為建立教會和牧養信徒所遇見的挑戰其實大抵相似,就是盡力澆灌、等待信徒成長,然後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起走過人際關係、婚姻家庭、兒女教育、事業發展、醫病老殘等等的眾多瓶頸。

在資源較為充足的教會中,事事都比較能夠應付,也有支持;但是在偏鄉地區,資源、知識缺乏,信徒因為缺少牧養而做錯決定、走上彎路,甚而跟從異端,就算不是家常便飯,但也稱不上是什麼新聞。因此我相信,就算是在富足的教會中掙扎服事的信徒,也能夠了解偏鄉弟兄姊妹的感受。沒有人一旦信主後就突然堅強成熟,不過就是我扶你一把、你撐我一下,慢慢長起來的。我相信上帝樂於見到我們彼此幫補,以自己的靈魂成為上帝用來扶持他人的那根杖,即便我們認為自己力有未逮。

看見本國人的優勢

感謝主,一年下來,目前已經有幾個教會,開始固定短期到少數民族地區中主持團契,幫助弟兄姊妹,按著需要慢慢分享聖經觀、教會觀、金錢觀,以及人際關係的原則。我也發現,當我們在教會間聯絡和討論時,若我們用「宣教使命」來鼓勵他們,通常會收到反效果(也許給的帽子太高了);但若真實讓弟兄姊妹看到各地肢體的軟弱和需要,則很少沒有不動容和願意禱告尋求的。這也再次印證了我們的經驗:用道理來動員人的熱情或者可能,但卻是短暫的。主耶穌給予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像他一樣的憐憫,而這憐憫是為了他所愛的羊群。

希望讀者不要誤會,以為宣教差會的果子沒有價值、意義,或不樂見外地宣教士繼續到少數民族地區工作。我只是誠實地體認到,外國宣教士在此地工作的瓶頸以及文化落差,加上政治情勢的持續緊縮,外國同工已經愈來愈沒有摸索和試誤修正的空間和本錢;而當本地其他地區的信徒群體已有足夠的能力建造主的身體時,我們應該把以為自己正拉著他們向前的那隻手鬆開,謙卑地與他們一起,或是站在他們的身後,同心同行,以建造健康的教會為目標,讓上帝的國實現在地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