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杯盤的裏面
李捷
電影《The Sound of Music》裏有這樣一段對話:
上校帶瑪麗亞見孩子們之前問:你沒有別的衣服了嗎?
瑪麗亞答:別的衣服都送給窮人了。
上校問:那這件呢?(指瑪麗亞身上穿的那件)
瑪麗亞答:這件?這件窮人不要。

    話說時下日本少女正流行穿著印有龍蛇虎豹、蠍子、骷髏頭、怪獸、不滅的火和不死的蟲等奇形怪狀圖案的衣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但丁的《神曲》,彷彿穿上這樣 的衣服就是為了讓人們來詛咒似的。

一天女兒跟媽媽聊天,有意無意地提起小朋友們說她穿的太素,勸她讓媽媽也給她買幾件時下流行的衣服。
  媽媽好奇地問女兒:「你怎麼回答呀?」
  女兒面帶幾分羞愧、有點兒難堪、孤獨、還有點悲哀地縮在椅子裏,像個小線團似地細聲嘟囔:「我對她們說,那 些衣服不適合我。再說,我也知道我們是基督徒,不可以穿那樣的衣服……。」
  Oh,My God!我可憐的孩子,媽媽這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竟然粗心大意地忽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現在趕緊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怎麼會哪?只要不是太出格,你穿上不一定難看哦。你看你,又瘦又高、皮膚這麼白、兩條腿又直又長、肚子又 癟癟的、肚臍還是豎著的(據說,豎著的肚臍眼兒最好看),有多少人羡慕你羡慕得一塌糊塗!」

  女兒眼睛一亮,媽媽居然會這麼說,這太出乎意料了。她眉開眼笑、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就是就是,我們小朋 友也都這麼說。」「都」一字拖得長長的,好似新娘的婚紗。
    媽媽接著像布丁般溫柔地說:「其實,使人變壞的又不是衣服呀。」
「哦,是嗎?」女兒第一次聽說。
「當然,就跟數學原理一樣千真萬確。不信你穿上試試?」

  媽媽心想,這會兒如果讓她自己思考,她是理不出頭緒來的。就接著說:「可愛的小女孩兒,即使穿上最普通的衣 服也挺可愛的,只要乾淨整潔、大小合適。何況,如果穿上比流行更漂亮的衣服,豈不是光芒四射?」

       奧黛麗赫本(女兒很喜歡羅馬假期)在她人生最後的幾年,作為聯合國的親善大使經常去非洲的難民營。有一次媽媽在電視裏看到,赫本穿著一件白色的運動衫和一 條米黃色的長褲走在非洲難民中間,還有幾隻不識趣的蒼蠅在她眼前飛來飛去搶鏡頭,她那滿是皺紋而又親切溫柔的臉和她懷中的小難民,看起來一點都不比扮演 《羅馬假期》的英國公主遜色,這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一直讓媽媽難以忘懷。

       不追求時尚,不是因為穿上不好看,而是因為你可以勝過流行的時裝、化濃妝和染髮依然可愛。因為不管人怎麼擺弄杯盤的外表,那裏面的東西,卻遠不如人想像地 容易任意支配。人的美麗正是從心裏發出的一種活著的靈氣,它能越過衣服被人感受到,這種靈氣使人無論穿甚麼都不失美麗!不,應該說,有這靈氣的人能使一件 普普通通的衣服變得光芒四射、異常動人。

       女兒,我們是有靈的活人,我們的身體被造得那麼美麗,所有的被造物都不能與其相比,要牢牢記住,上帝造人最尊貴,連天使都得服侍我們。祂為我們造了那麼多 製作衣服的材料,又造了那麼多顏色,本是為了我們的快樂。不是衣服使我們美麗,而是我們使衣服顯得更美麗!

       更不是因為我們是基督徒,所以這也不能穿、那也不可戴。不是!不是不可以,而是能夠不羡慕、不鄙視,以真自由面對那些流行的事物,明白神賜與我們珍貴實在 的價值,沒有任何吸引可以取代。以至於我們無需耗盡力氣、鼓足勇氣抵擋,不費吹灰之力的站立。如果是為了上帝的福音,就是穿上這套行頭,走進福音禾場也未 嘗不可,可謂同流(行)卻不合汙,換句話說,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馬丁路德)。比服飾高貴的人怎麼能被服飾捆綁?

    女兒問:「自由、高貴?」
「對呀,還記得電影《The Sound of Music》裏的臺詞嗎?」
其實,這幾句對話中,看得出把窮人不要的衣服穿在身上的瑪麗亞流露的是高貴。注意呀,窮人不要的衣服,不一定是 瑪麗亞不喜歡的喔。

    女兒若有所思地說:「其實,那些流行的東西,有些真是一點也不覺得可愛,有些還可以接受。只是想到有可能與朋友拉開距離,會有點害怕。有一兩件會覺得跟大 家比較接近。」
   「如果怕她們不接納,穿上流行也不是不可以。」
   「倒也沒有不被接納。」
   「這就說明,她們並沒有因為你穿的和她們不太一樣,就拒絕你。否則正說明了,她們只是根據一個人的衣服,界定這個人是不是她們圈內的朋友。女兒,咱們何必 用衣服界定自己的交友圈子呢?」
    女兒多少明白了一點有關衣著的價值觀,開心地點頭稱是。

    「等你心志再長大一點,懂得鑑賞美,你不僅可以不受她們的影響,還要影響她們,帶她們認識真善美。」要知道,比流行更漂亮的衣服多著呢!現實中,流行所追 求的很少是高尚的。再說,一個人如果以過時的衣服為恥,就必然以流行的衣服為榮,也不免為穿上流行而驕傲。那就不好了。

媽媽深知,一個洗淨杯盤裏面的良好基督徒教育是昂貴的,成熟的基督徒要主動地心甘情願地付此代價。

女兒一點一點長大,媽媽也得一點一點進步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