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愛江山,只愛耶穌──伯爵牧師欽岑多夫


劉幸枝
  公元一七○六年,瑞典軍隊取道德 捷邊境攻打波蘭,途中繞到大赫納斯莊園掠奪補給品。正當軍夫們打開房門一一搜括東西時,猛然看見一個六歲的小男孩跪著禱告。他的神色甜美尊貴,令披掛持刀 的軍兵震懾不已,最後羞赧離去。這位臨危不亂且堅心靠主的小孩是誰呢?他就是十八世紀復興時期摩拉維亞弟兄會的屬靈領袖──欽岑多夫伯爵(Count 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1700-1760)。
 
喜歡佈道的小孩
  公元一七○○年,欽岑多夫誕生在今日德國東緣的德勒斯登。他的父親是來自奧地 利的伯爵,母親是出身名門的淑女。這場天造地設的美滿聯姻,隨著欽岑多夫出生六週後戛然而止。因為他的父親突然罹患肺結核驟逝。
 
  欽岑多夫四歲時,年輕守寡的母親接受布蘭登堡選侯國的陸軍元帥求婚,搬到柏林 另組家庭。年幼的欽岑多夫只能被領到大赫納斯莊園,由外婆葛爾絲朵芙男爵夫人暫代母職。
 
  大赫納斯莊園原是波希米亞國王的夏宮,佔地寛闊。葛爾絲朵芙夫人自夫婿在一七 ○二年去世後,獨自承挑治理莊園的重任。即使每天事務浩繁,她仍能保持繪畫、寫詩與閱讀的習慣,還常常進入內室與主相交。每逢有人問起欽岑多夫這位才情洋 溢的外婆最擅長甚麼時,他總是回答:「禱告、信靠、安靜,然後當上帝呼召背十架與作工時,她不會逃避。」
 
  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正巧是德國古典敬虔運動的發軔期,欽岑多夫的外婆不僅 是該運動的支持者,更常邀請被喻為「敬虔主義之父」的施本爾牧師與哈勒大學的教授富朗開牧師蒞臨宅邸舉行培靈聚會,共商宣教大計。欽岑多夫每天置身在這塊 豐盛的屬靈園地,不禁生發出愛慕耶穌與傳揚福音的神聖渴望。
 
  有一天,欽岑多夫竟然擺起了好幾張椅子,將它們模擬成聽眾,然後開始召開佈道 大會。這股舉動在外人看來可能以為只是小孩子扮家家酒的遊戲,可是年幼的欽岑多夫卻是以嚴肅認真的態度面對。他在成年後,曾向旁人提到:「我欣然地聆聽主 耶穌,亦欣然地傳講主耶穌。我自幼獨處時,便會排幾張椅子模擬對一群人傳福音,我把我內心充盈的感受傳溢出來。」
 
充滿赤忱的少年
  十歲那 年,欽岑多夫被外婆送到全歐名聞遐邇的「富朗開基金會」附屬哈勒預科中學就讀。他在求學期間屢遭他人惡意毀謗,差點被校長富朗開勒令退學。進入哈勒預科中 學的前三年,欽岑多夫一直活在抑鬱不樂的光景中,唯一傾訴苦悶的管道就是跟耶穌禱告。這種操練對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而言,實在不是簡單的功課;不過,對 從小失怙又缺玩伴的欽岑多夫來說,卻已經是他自幼養成的屬靈習慣。
 
  隨著欽岑多夫在哈勒預科中學的生活漸入佳境,富朗開對他的誤解也逐日冰釋。欽 岑多夫的學業成績始終保持優異,不管是法文或拉丁文,他都能流暢地聽說讀寫。欽岑多夫還學習閱讀希臘文及希伯來文的新、舊約聖經,甚至能使用希臘文作口頭 報告。
 
  欽岑多夫全力以赴的投注課堂學習,但也同樣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例如,他特別喜 歡參加富朗開校長在家中舉行的「宣教團契」,聆聽幾位遠從印度回國述職的宣教士分享心得。
 
偶爾他還會從幾位傳道人,以及富朗開校長的牧會經驗裏,學習事工規劃與服事要領。 他後來回憶這段過程,特別提到:「富朗開教授在艱難考驗中仍歡然事奉的榜樣,挑旺了我內心渴望服事上帝的熱情,也幫助我對那些有益或有損於真實基督信仰的 事情有更基本的認識。」
 
  為了立即實踐他內心領受的感動,他延請外婆擔任屬靈顧問,然後邀請幾名好友共 創「芥菜種團契」。這類團契是以敬虔運動推展的「敬虔小組」為藍本,為要建立屬靈小組,發揮彼此相顧與傳揚福音的目的。每一位芥菜種團契的青少年都會配戴 一枚戒指,上頭用希臘文刻著:「沒有人為自己活」,其目的是要讓每位成員時刻思想為主而活的聖召與使命。
 
  不到三年的時間,欽岑多夫已經成功的在校園裏建立起七個芥菜種團契。就在他準 備告別為期六年的中學生活,進入大學就讀前夕,校長富朗開根據他多年的觀察,對欽岑多夫發出一句猶如先知般的預言:「欽岑多夫!你將會令世界感到驚嘆!」
 
只想傳道的貴族
  原本想進 入哈勒大學進修神學的欽岑多夫,因為無法擺脫繼承亡父在薩克森選侯宮廷擔任法律顧問的榮譽職缺,被迫到威登堡大學攻讀法律。雖然這所大學在十六世紀曾因馬 丁路德任教於斯而聲名大噪,可是家人並不想讓欽岑多夫碰觸任何與神學相干的領域,免得他步入神職,放棄拓展江山、揚名立萬的法務工作。然而,欽岑多夫就學 期間還是經常私下閱讀神學書籍,徜徉在馬丁路德的著作之中。
 
  當時歐洲的大學教育,盛行採用「遊學」方式來完成最後一年學涯。欽岑多夫十九 歲那年,開始展開荷蘭與法國知名學府的求知之旅。他在前往荷蘭的途中,參觀杜塞爾多夫城的畫廊,內心深被義大利畫家菲迪的畫作《看哪!那人》所吸引。畫中 受苦的耶穌鮮明地呈現在他眼前,下面有一行拉丁文字寫著:「我為你受苦,你為我做了甚麼?」
 
  這幅畫激動了欽岑多夫事奉的心志,他渴想效法基督,背起十字架跟隨主。因此, 在他長達六年的法務生涯裏,他始終保持屬靈操練的生活,透過禁食、禱告、簡樸與服事來等候上帝為他開啟全職事奉之門。
 
  就在他仰望上帝引導前路的過程中,他的外婆便宜轉售給他一塊位在大赫納斯宅邸 附近的田園,佔地約有二十平方公里。同時期,他迎娶了端莊賢淑的艾德慕特女伯爵,兩人決定將這塊土地歸耶和華為聖,仿「富朗開基金會」的模式,興建學校與 孤兒院。不過,事情後來的發展跟他們預料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公元一七二二年,一批又一批因教義歧異而遭其他教派逼迫的難民,從摩拉維亞與 德國各地紛至沓來。為人敦厚的欽岑多夫廣開大門,收納這些流離失所的信徒。這群人胼手胝足地開墾荒地,在同年六月十七日建立了「主護 城」(Herrnhut),它的意思是:「這座城不只是在主耶穌的守護之下,城中的每位居民也將成為上帝國度的守望者。」
 
投入牧職的伯爵
  時光荏苒,主護城已建城五年。整片原本荒蕪的田園已駐立了一間又一間的房子, 居民也達到三百人。可惜這群能夠吃苦耐勞的農民、木匠在日子安定之後,開始對教會生活不滿,對敬拜方式、教義觀點常茲爭端。最後,駐堂牧師與核心同工失 和,全教會陷入四分五裂的光景。
 
  當時人還在德勒斯登擔任官職的欽岑多夫,雖然沒有捲入這場紛爭攘鬧之中,卻也 被不少無知的信眾責罵為《啟示錄》的「惡獸」,至於那位駐堂牧師則被貼上「假先知」的標籤。廿七歲的欽岑多夫對主護城居民惡言相向的狀況,不僅沒有採取領 主的立場趕逐他們,反而更多親近耶穌,向祂傾訴內心的痛苦與爭戰。
 
  就在主護城即將崩解的前夕,事情突然有了戲劇性的轉折變化。主的手親自介入其 中,欽岑多夫常年累月的代求沒有落空,他親眼目睹上帝復興主護城,看到救主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他們(亞十二:10)。更不可思議的是,信眾們竟然自 發性的建立廿四小時全年無休的連禱會。長達一百年的時間,主護城從沒有一分一秒熄滅這股因復興點燃的禱告聖火。不管清晨或午夜,永遠有人在教會裏為神的國 度作守望者。這場上帝親自興起的作為,在兩千年教會史當中絕無僅有!
 
  主護城經歷復興的事蹟在各地傳揚開來,許多教會紛紛赴當地觀摩。欽岑多夫在一 七二七年終於卸下他的法務官職,全時間投入牧養主護城信眾。為了取得牧職傳道資格,他專心預備考試,通過杜賓根大學神學教授的合法認證,成為名符其實的伯 爵牧師。
  
  成為牧 師,並不是欽岑多夫的職志。實踐主的大使命,才是他一生執著的圭臬。欽岑多夫從不滿足於自身教會的增長,他的屬靈視野具備更大的格局──帶領萬族萬民成為 主的門徒!他告訴他的同工:「你們不需要讓歸信者成為摩拉維亞教會的一員,你們事奉的滿足應當是看見歸信者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主護城發生復興還未滿半年,欽岑多夫就火速差人到丹麥學習宣教經驗。公元一七 三二年正式差派宣教士到中美州聖多馬群島。在他有生之年,他陸續差派人向極圈區的愛斯基摩人、北美的印第安人、東亞的喇嘛教徒、以及非洲的黑人宣揚福音, 宣教士總數多達三百多名。
 
  每逢默想耶穌道成肉身,以及捨己犧牲在十架的苦難,欽岑多夫總是內心激動,願 意為愛出走,赴海外推展宣教工作。他數次告訴身旁的人:「我生命中只有一個熱情,那就是耶穌!」
 
  過去兩百年來,各地的摩拉維亞教會繼續被欽岑多夫的精神感召,一共差出三千五 百多名宣教士到全世界宣教,除此之外,受到欽岑多夫的影響而投入宣教的教派更是不計其數。這位不愛江山,只愛耶穌的伯爵牧師為主所做的美事,直到如今,仍 在教會宣教青史中流芳。
 
參考書目:
劉幸枝:《主護城傳奇──欽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復興史》。台北:華神出 版社,2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