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到永恆
林淑梅
 


記得四年前剛到喀麥隆,要先接受兩個半月的非洲生活文化導引課程訓練,從外表穿著、舉手投足、應對進退,到食衣住行生活各方面的文化認識和學習。課程的高 潮在於最後兩週的鄉下生活體驗--分組後我們被分派到不同村莊,和鄉下的家庭一起生活兩週,捨棄繁華、入境問俗,過鄉下人家農業部落式的生活,只要能熬過 這段時間並且完成分派的作業,就算通過考驗,可以開始在非洲的宣教生活了。
 
在這段被「放逐」鄉下的期間,負責訓練的同工會來探訪我們一次,瞭解我們適應的情形,是否有特殊的需要或疾病等 等。那時同工帶了一本書給我消遣時間,是關於五十年前西方宣教士在台灣宣教的生活記錄,書中描寫的台灣生活環境,就像當時在喀麥隆鄉下身處的環境。
 
只是物換星移,五十年前還沒出生的我,來不及經歷的生活環境,半世紀後卻在異地經歷了。身為台灣人也讓我體會 到,台灣從五十年前的接受福音者成了現在傳播福音者的角色變化,心裏的感受很複雜,一方面為台灣教會高興,覺得台灣從當年的福音荒地到現在許多教會有能力 可以向外傳福音;另一方面也對台灣教會有所期許,期許我們能承接跨文化宣教的使命,畢竟台灣教會今日的景況,乃是受惠於當年西方宣教士離鄉背井、不辭辛勞 的耕耘,跨文化宣教的重要不容忽視。雖然我才剛要開始投入,雖然我是這裏唯一的台灣人,但我告訴自己輸人不輸陣,再苦都要好好在非洲服事。
 
而我的正式差派教會,一個位於巴黎近郊不折不扣的法國地方教會,支持差派的一對宣教士夫妻,在非洲從事聖經翻譯 工作超過三十年了,他們在非洲的時間超過在自己國家生活的時間,從年輕到髮白,將一生奉獻給非洲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少數語言族群。這對宣教士夫妻的先生,是 我在法國接受威克理夫訓練課程的主任,主任的父親就是這個法國教會的創始人,牧師夫婦是已屆退休年紀的白人。現在的會友差不多上百人,固定聚會人數在五十 人左右,教會的白人信徒多屬銀髮階級,而非洲族群已經取代白人信徒成為這個教會的多數了。
 
今年九月開始,一對從剛果移民來法國多年的神學生,在現任牧師退休後,將成為教會的首任非洲裔牧師。我知道這件 事後,心情也很複雜,除了親眼見證跨文化宣教的影響不但超越時空,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甚至跨文化的方式和範圍也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不知道那些早年披荊斬 棘到非洲拓荒的西方宣教士,知道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嗎?
 
今年四月,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喀麥隆辦公室慶祝成立四十週年,四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就非洲來說,四十年 的事工是神蹟,更是神的恩典,因為戰亂和各樣環境因素,在非洲服事的我們都有隨時需要「走人」的準備。喀麥隆辦公室就是因為當年在奈及利亞的宣教士被政府 勒令驅逐,最後選擇向南走,移到喀麥隆繼續完成使命,把神的話語帶給不認識祂的人。我自己才來這裏四年,已經歷過一次社會動亂的危機了,但神祝福威克理夫 在喀麥隆的事工,一路走來四十年,做了許多,也還有許多還沒做,回顧過往不禁自問:我們所做的真的有帶來改變嗎?真的對社會有幫助,對個人生命有影響嗎?
 
在非洲的日子最常有的感受就是一成不變,我之前住的村落,第一對宣教士夫婦住在那裏已經超過二十年了,二十幾年 前村裏沒有水電供應,如今依然還是沒有水電,不過幾年前有人來村裏鑿了一個井,也建了一個手動給水系統,全村的人當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然而有些人還是 繼續延用傳統,到河邊提水和收集雨水使用。至於電力系統,就更不用說了,夜幕低垂後,不見萬家燈火,只見一家點燈……沒錯!就是宣教士家裏的太陽能板照明 系統,除了方便之外,還可以繼續白天未完成的工作,只是村裏大家還是仰賴油燈提供基本照明,基於經濟的考量,能省則省,能不點就不點。
 
日常生活的重要設施數十年如一日,沒甚麼改變,人文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教育普及,識字率提升,醫療進步等重要課 題,都像石沈大海一樣看不到期待的果效,鄉村的生活總是圍繞著傳統和舊習,不變是安全,改變是危機,在這樣的環境中,許多宣教士常常感到沮喪,常常會問自 己,真的會有改變的一天嗎?我所做的真的有意義嗎?
 
有個女同事在非洲單身服事主超過四十年了,翻譯了兩本新約母語聖經,有一天我問她為甚麼在非洲服事這麼久,她 說,因為神呼召我來非洲,祂還沒有叫我離開,所以我繼續留下來。還有另一位也在非洲服事主超過四十年的單身女同事,我問她從沒想過離開嗎?她說當然有,有 一次她非常沮喪,看不到多年服事的果效,準備收拾包袱走人,但是一天晚上她獨自外出散步散心,神親口對她說:「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 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徒十八:10)她聽了嚇一跳,心裏一陣驚喜,知道自己的付出不是白白浪費的,就有力量繼續堅持下去!
 
四十年過去了,威克理夫在喀麥隆的工作離完成還很遙遠,全國有兩百七十個語言族群,只有約三分之一的語言有譯經 計畫在進行,還有三分之二的語言等著有人來開始,還需要多少個四十年呢?會有完成的一天嗎?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可以預測。還要繼續嗎?只是神讓我們在這 裏一天,就要繼續未完的工作,就算是只為一個神的百姓而做,就有意義!
 
每次回台灣,我都感到台灣在進步,改變的速度令人不可思議,和我在非洲的生活相比簡直就是南轅北轍,時間的痕跡 在台灣社會似乎顯而易見,但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在積存甚麼?有人說,教會的成長不是看聚會的人數,乃是看教會差派的宣教士人數。如果這是真的,那台灣的 教會和我那在巴黎近郊的差派教會誰在成長?誰在停滯不前?有人說,跨文化宣教是道成肉身的事工,跨越文化、語言和族群的藩籬更能讓人體會真理的精義,更能 抓住唯一的永恆,更能傳遞耶穌對世人的愛,如果這是真的,當教會跨不出去時,我們是否錯過了經歷這樣特別生命和服事的機會?
 
我想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能提供我們思考的方向,重要的是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因為我們的財寶在哪裏,我們的 心也在哪裏,即便在世人甚至自己眼中都看不到意義和價值,出於神的就值得追求,而神有求於我們的就是要忠心良善於祂所託付的,世上的一切都會過去,唯有屬 神的留存到永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