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祢的時刻】

群羊善牧

在今日,並非只有牧師、傳道才是「牧人」,舉凡小組長、兒主老師、青少年輔導、為人父母,甚至是基督徒老板,都具備「牧人」的身份……

劉幸枝

筆者當年在德國租賃的住處,約十分鐘的自行車車程便可抵達蓊鬱的森林,穿出森林即可看見開闊的田野,筆者常到那裡安靜默想,有時則拍拍自然美景。也曾經在那附近看到有人騎馬、野鹿或是牛群結隊,好幾次還見到了成群吃草的綿羊。

某次,當筆者左右移動準備找個好角度拍攝時羊群當中的領頭羊突然往內側移動其他羊群也紛紛跟進,最後羊群擠成一團猶如打美式足球的隊員想盡辦法阻擋我的鏡頭向他們進攻,所不同的是,這些羊群都不是正面向著我而是一致用羊屁股對著我!

耶穌是好牧人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羊群效應」,用來形容人類在市場機制當中的盲從反應。因為羊群本身就是散亂的體,只要有一隻羊發生騷動,全群就會跟著亂跑亂叫或是產生模仿的一致行動。

中國新疆就曾發生一可怕的羊群墜谷悲劇。羊群的牧人因事臨時走開,恰巧有一隻羊走到了山崖邊,一不小心被局部強風吹落到懸崖下。其他的羊群見狀,紛紛隨牠跳下,當場有四十四隻羊死亡,十五隻受到輕重傷。羊天生近視,視角不清也容易迷路,牠們膽怯敏感,容易隨群體產生騷動,所以需要有好牧人悉心照管牠們。

耶穌生長的巴勒斯坦地,自古以來畜牧業發達,牧人與羊群的互動自然形成當地人最熟悉的畫面,也成為音樂家靈感之源。大衛詩篇常以牧人和羊群形容神與祂子民之間的關係,像是:「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詩一○○:3)近代巴哈清唱劇的名曲《群羊善牧》,也以悠揚寧謐的樂音譜出純淨的聖詩旋律。

在約翰福音當中,耶穌曾以七個「我是」作自我介紹。耶穌同樣以牧人和羊的互動來提到祂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祂說:「我是羊的門」(約十:7)、「我是好牧人」(約十:11)。

成為羊的門vs.不走正門的盜賊

羊在巴勒斯坦地區是具有高度經濟效益的動物,因此常成為不肖盜賊覬覦,偷竊販賣的目標。摩西律法便提到盜賊變賣或屠宰偷來的羊隻,一旦罪證確鑿必須以四羊賠一羊參出廿二:1)。只是,律法即使如此規定,仍有為利鋌而走險的人潛入羊圈竊取羊群。

耶穌便在這種社會處境下,以「成為羊的門」和「不走正門的盜賊」作對比,提到了第一段的比喻:「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 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 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 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 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10)

按照巴勒斯坦地區的風俗,有些羊群是養在主人住家附近的固定式羊圈裡,看守的人一聽到牧人的聲音,就會幫牧人開門,牧人可以光明正大的走進羊圈,把羊領出去放。只有盜賊才會趁三更半夜的時候摸黑,翻越羊圈偷羊。

牧人在長期牧養羊群的狀態下,跟羊群建立親密關係,所以會按著牠們身體的特徵為牠們命名。羊很敏感,容易受到驚嚇,但是好牧人的聲音可以讓牠們感到鎮定,並且可以循著好牧人跟牠們溝通的方式來跟隨他。

除了固定式的羊圈外,另一種是野地裡的羊圈。牧人為了讓羊群吃到鮮翠的青草,喝到乾淨的溪水,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不斷遷移放牧的地方。這時,他們就必須就地取材,用石頭堆砌成一個簡單的羊圈,自己睡在出入口,成為羊圈的門預防野獸攻擊。

牧羊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創世記記載的以色列族長雅各曾現身說法,回顧他二十年的牧羊生涯時說道:「我白日受盡乾熱,黑夜受盡寒霜,不得合眼睡著,我常是這樣。」(創三十一:40

耶穌形容自己是好牧人,認得自己的羊並且親自為每隻羊命名,那表示祂是主動與羊群建立親密關係的好牧人。祂跟強盜不同,強盜是以自己的利益掛帥潛入羊圈,目的是尋找肥羊下手,拐帶偷竊、引起騷動。耶穌卻像好牧人親自成為羊圈的門,冒死保護群羊,防止惡者入侵。

耶穌在講述這段比喻之前,遇見了法利賽人的責難約九:16)。這群以宗教敬虔做為標榜的團體,是猶太社會中的菁英,素來以他們的博學多聞和信仰操練傲視人群。不過他們只是形成一股道貌岸然的宗教文化,帶給人教條式的苛求,以及形式化的宗教框架,一點都沒有屬靈榜樣。如同耶穌所說,他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廿三:27-28)

反之,好牧人是對他的羊群委身,時刻與羊群同在,「以身作門」保護羊群的平安。當時耶穌就是以聽眾熟知的畜牧生態,使救恩成為清晰可見的圖像:藉由祂這道門進去的就可得著生命;跟隨祂引導的,就可以找到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祂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而且得的更豐盛!

捨命的牧人vs.逃命的雇工

耶穌的第二段比喻是以捨命的牧人和逃命的雇工做對比。他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約十:11-15

古時,一般來說有兩類牧人的來源。擁有羊群的主人,如果是一大家子,往往會讓最小的兒子分擔牧羊的工作,例如年幼時期的大衛王便是協助父親放羊的么兒(撒上十六:11)。另一種牧人是由羊群的主人花錢請雇工代為放牧,至於放羊的雇工忠不忠心,愛不愛護羊群,主人只能用時間觀察了。

        耶穌講這段比喻時,反應出當時在畜牧生態當中可見的現象。有些身份是雇工的牧人,看見狼來了,只管自己逃命,完全不顧羊群因為雇工只把牧羊當成是一份職業賴以維生的工作他們不可能為羊群設身處地的著想只會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考量

是,好牧人並不是把牧羊當成一份職業,耶穌兩次重覆強調好牧人的特徵是「為羊捨命」。在聖經當中我們發現,大衛年少時曾經為父親牧放群羊,某次他告訴掃羅王:「你僕人為父親放羊,有時來了獅子,有時來了熊,從群中啣一隻羊羔去。我就追趕牠,擊打牠,將羊羔從牠口中救出來。牠起來要害我,我就揪著牠的鬍子,將牠打死。」(撒上十七:34-35)

牧人不單是要隨時儆醒,必備手杖擊打猛獸,以防豺狼虎豹咬噬羊群;另外他們也必須拿一根將近兩米的長竿,防羊群快掉落山谷時,趕緊將之勾回。深知牧羊生態的大衛才會寫下詩篇廿三篇,並提到:「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詩廿三:4)。

在舊約,大衛便成了好牧人的一個具體的典範,以西結書三十四篇廿三節 說:「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牧養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牧人。」當耶穌提及「我是好牧人」時,無庸置疑地,祂正是先知以西結當年預言的實體因為按肉身來說,耶穌是大衛的後裔;按救恩應驗來看,祂就是被天父神所立的那位牧人:「 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結三十四:16

效法耶穌成為好牧人

耶穌不單是捨己的好牧人,而且祂的「牧區」是超越時空,遍及普世。因為約翰福音十章十六至十八節又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我們從福音書中得知耶穌除了嬰孩期曾寄居埃及外(太二:14-15),一生的活動範圍都沒有越過巴勒斯坦地。但是藉由大使命的交付,以及五旬節聖靈大澆灌,祂差遣土生土長的巴勒斯坦猶太信徒和領受聖靈的猶太僑民,把好牧人宣揚的福音傳到外邦。

古代近東國王或官長皆被視為「牧人」,在以色列境內更是如此(參結三十四2之所以有這樣的類比,無非是提醒握有管治權柄的人要有牧人的心腸,悉心護理人民不要成為掠奪羊群的「盜賊」或是拿錢辦事的「雇工」。

在今日,並非只有牧師、傳道才是「牧人」,舉凡小組長、兒主老師、青少年輔導、為人父母,甚至是基督徒老板,都具備「牧人」的身份。我們是否渴望跟隨耶穌,成為羊群的「好牧人」呢在今日,耶穌也呼召我們關心周遭的人,將那些迷失與流離的羊群帶回祂的羊圈裡。

現今當我們走訪羅馬城郊的古羅馬地下墓穴,或是義大利拉文納(Ravenna)留下的石棺皆可看到「善牧像」(The Good Shepherd )。早期教會的信徒為了傳揚福音常遭到迫害,所以從起頭使徒彼得就勉勵信徒:「 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前二:20-21

當彼得在羅馬殉道後,初代教會的人士在他埋葬的地點做了記號,後來又有人在那裡放置了一塊羊毛織成的披肩,寓意好牧人將羊扛披在肩上,藉此作為標示。四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根據這個地點蓋了巴西利卡式的聖彼得教堂,十六世紀又在原地重建了一間拔地而起的雄偉教堂,即是我們眾所周知的梵蒂崗聖彼得大教堂。

至今這座教堂人潮依然川流不息只是,神子民若前往此地朝聖,應當渴慕的並非一睹教宗尊容,或是欣賞教堂的壯麗雄偉,而是主祭壇下最起初留下的記號——牧人的羊毛披肩。是祂把我們扛在肩上,披在臂膀,使徒彼得為此效法祂的死,讓生命的見證繼續成為道種的沃土可以發芽結實。這也是今日教會中的牧人跟隨的典範。

我們要成為好牧人,而不是成為宗教領袖。宗教領袖可能是盜賊,好牧人卻是保護羊的門;宗教領袖可能是雇工,好牧人卻願為羊捨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