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宣教古道情】

闖關東的宣教士

雖然倪斐德與家人都平安度過這場瘟疫,但由於公共衛生落後、醫療資源欠缺,他的五個兒子中有兩個在幼年時夭折,仍然為「闖關東」付上重大的代價……

魏外揚

闖關東的愛爾蘭人 封面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山東省的人民為生活所迫,跨出山海關,遷往地大物博的東北謀生,這樣的行動叫作「闖關東」。在宣教歷史上,許多宣教士為傳福音,也來「闖關東」,其中最大的三個差會,依序是蘇格蘭長老會、丹麥路德會和愛爾蘭長老會,根據一九二○年代出版的《中華歸主》所登錄的數字,這三個差會當時在東北的宣教團隊,依序是六十一人、五十五人和四十四人。

最近有一本宣教士傳記出版,書名叫《闖關東的愛爾蘭人》,副題是「一位傳教士在亂世中國的生涯(1897〜1942)」。這位愛爾蘭長老會宣教士名叫倪斐德(Frederrick O’Neill,1870〜1952),四十五年之久投身在遼寧省會瀋陽以北約九十公里的法庫,經歷義和團事變、日俄戰爭、東北大鼠疫、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東北等重大事變,仍在法庫小城堅守崗位、忠心宣教,成為地方上備受眾人敬重的外國人。英文原著作者歐年樂(Mark O’Neill)是倪斐德的孫子,他曾擔任幾個國際重要媒體駐亞洲的記者,期間多年住在中國,由他來書寫以祖父為中心的愛爾蘭長老會在華宣教史,是最恰當的人選。中譯本的出版也為華人讀者開啟視窗,得以認識許多為福音「闖關東」的偉大宣教士們。

亂世宣教付代價

建於1909年的法庫教會讓我們大略看看亂世中國如何影響倪斐德的宣教生涯。他先在瀋陽學習中文,與其他宣教士同工,然後在一九○○年三月正式進入法庫開展工作,沒想到幾個月後就被義和團動亂所打斷。他隨著一批俄國工程師和鐵路工人向東北方向逃亡,到達俄國境內的海參崴。七個月後,倪斐德回到法庫,得知教會一位長老與兒子一起殉道,教堂也徹底遭到破壞,一切都要重頭開始。一九一○年冬天爆發的東北大鼠疫奪去數萬條人命,法庫也遭到摧殘。倪斐德描述道:「街上空無一人,商業幾近停擺,學校也不得不關閉。恐怖的氣氛四處瀰漫,一切公共活動都取消。」教會一位姓商的長老自願承擔焚化屍體和管理隔離病房的工作,充分表現出基督徒捨己的精神。他也為參與抗疫而殉職的嘉可頌(Arthur Jackson,1884〜1911)醫生感到惋惜,這位劍橋大學畢業的年輕醫生,隸屬於蘇格蘭長老會,到中國才兩個多月就獻出寶貴的生命,年僅廿七歲。雖然倪斐德與家人都平安度過這場瘟疫,但由於公共衛生落後、醫療資源欠缺,他的五個兒子中有兩個在幼年時夭折,仍然為「闖關東」付上重大的代價。

  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了倪斐德一個另類服務中國人的機會,就是到法國戰場去陪伴數萬名離鄉背井的中國工人。他們受聘去為英、法等國軍隊挖戰壕、蓋營房,以及從事各種勞力苦工,工作危險,心情苦悶,很需要有人加以關懷輔導。倪斐德在法國一所規模很大的戰地醫院中服務,為華工帶來安慰與祝福。他描述有一次聚會的情形:「大廳裏密密麻麻坐著二百五十位工人,大家出奇地安靜——我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句禱告詞,教工人唸出來,然後便傾聽他們平生第一次發出和上帝溝通的聲音。在場的所有人都愉悅而感動,包括坐在前兩排的身穿制服的官員,還有傳教士和醫生。」為了表揚倪斐德為華工所提供的出色服務,中國政府特頒一枚文虎勳章給他。

留下佳美典範

教會為倪斐德夫婦祝壽  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改變了東北的命運,日本軍隊全面佔領東北,並逐漸對基督教會施加壓力,以至於倪斐德認為這是他在中國最艱難最痛苦的十年,終於導致他在一九四二年五月廿六日與妻子告別在東北住了近四十年的家,回到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

總計從一八六九年到一九五一年,愛爾蘭長老會向東北差派了九十一位宣教士,其中四十八位是女性,她們中間有十四位是醫療人員。當倪斐德在一九五二年十月七日息勞歸天後,教會報紙上對他的悼詞中這樣說:「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在極具風險的環境中為教會做出如此豐富的貢獻。——他見證了中國那片土地上的歷史劇變,從義和團到共產黨。無論身處國內還是國外、教會還是家庭,倪斐德博士以他獨立的判斷力、對世界的熱情、化解敵意的友善,以及他堅定的性格,贏得人們的愛戴,足以垂範世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