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收藏喜樂的住棚節

劉幸枝

    公元二○○五年,以色列出品了一部電影──Ushpizin,中文可譯為「住棚節的神秘嘉賓」。顧名思義,這部影片是以住棚節作為背景鋪陳,描述一對猶太夫妻在富蘊節慶歡樂的氣氛中,經歷了一連串出乎意料的人生插曲。

  這部深具節期風情的影片自問世以來,成為介紹以色列住棚節的最佳代言者。我們可從中探究自古傳承至今的住棚節禮儀風俗,並且盡情欣賞這場繼猶太新年與贖罪日之後的最大節慶。

收藏著喜樂的季節

  在猶太曆法中,每年介於陽曆九月與十月之間的提示利月是最神聖的月份,裏頭包含了數個重要的猶太節期。我們或許可以用含苞、待放與盛綻來形容這些相連節期的關係性。如果沒有初一新年的反躬自省、初十贖罪日的深刻悔改,信徒就很難在緊隨而來、初十五開始的住棚節期裏,經歷性靈煥然一新的喜悅。

  住棚節(סוכותSukkot)原被稱作「收藏節」。根據出埃及記廿三章十四至十六節的記載,住棚節與別稱除酵節的逾越節,以及別稱收割節或七七節的五旬節,一起並列為以色列成年男丁每年要恪守的三大朝聖節慶。即使是在新約時期,耶穌也與其他以色列的男丁一樣,要在三大節期前往耶路撒冷朝聖。

  收藏節原是三大節期中的最後一個節期,它代表農業社會在收穫季節的高潮及尾聲。在收藏節時,眾人已將所有採收到的大麥、小麥、橄欖與葡萄填實倉廩,準備過冬。因此,收藏節並非以色列人獨有的節日,連迦南人也有屬於他們的收藏節(參士九:27)。不過,迦南人是為了物質的豐饒來守收藏節。他們在神廟裏吃喝快樂,自娛娛人;以色列人卻是在經歷了新年自省與贖罪日悔改的靈性洗滌之後,帶著罪得赦免的喜樂來到神的面前踐守收藏節。

到了利未記廿三章,收藏節已經更名為「住棚節」,目的無非是要後人紀念以色列先祖曾在曠野漂流的歲月與事蹟。以色列人四十年的曠野漂流猶如一場人生旅程,為要警戒世人肆意踐踏神恩的下場,並提醒後人上帝公義與守約施慈愛的屬性。

  住棚節又被稱作「耶和華的節」(利廿三:39,民廿九:12),或被簡稱為「這節」(王上八:265,結四十五:25)。它可說是聖經記載的三大節期中,出現次數最頻繁的一個重大節期。相較於新年的反恭自省與贖罪日的刻苦己心,住棚節呈現了感恩過往、展望未來的活潑盼望。在聖經中,每逢提到住棚節,經文裏往往會出現歡樂的字句。故此,住棚節又被視為喜樂的節期。例如,申命記十六章十三至十五節記載,不管是兒女、僕婢、利未人、寄居的外人,或者是孤兒寡婦,都要「一起歡樂」。利未記廿三章四十節也提到,在住棚節期間,大家要「在上帝面前歡樂七日」。

除此之外,聖經歷史記載的幾場重大事件,其背景都跟喜樂的住棚節有關。例如,所羅門執政的全盛時期,以色列人從哈馬口直到埃及小河都守住棚節(代下七:8~9)。那裏的經文特別提到:大家守完節後「心中喜樂」。此外,當以色列人被擄歸回後,以斯拉記三章四節裏記載,這第一批歸回的人回到耶路撒冷時,就按著律法的記載守住棚節。尼希米記八章十三至十八節則更清晰的描繪出當時的場景,提到文士以斯拉在會眾面前誦讀律法,而百姓們又是如何按照律法書的記載守住棚節。那裏的經文同樣說,守節的以色列人「大大喜樂」。

揮舞著四類的歡樂

  在這個收藏上帝恩福的時節裏,猶太人會按著聖經的教訓,向世人展示他們古老的屬靈傳統。利未記廿三章四十至四十一記載:「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每年七月間,要向耶和華守這節七日。這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歷世歷代的猶太人根據上述經文,發展出手持四類(ארבעת המיניםarba'ah minim)的敬拜禮儀。所謂的四類是指棕樹枝(לולבlulav)、柳條(ערבהarava)、桃金孃枝(הדסיםhadass)與外貌酷似黃檸檬的香櫞果(אתרוגetrog)。通常猶太人會左拿香櫞果,右拿其它三種枝葉來到上帝面前揮舞歡呼,並獻上感恩之情。

  關於這四類的寓意解釋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四類象徵富庶與豐收;有人認為棕枝、柳枝與桃金孃枝代表猶太人的堅忍,而香櫞果則傳達了猶太人善良的個性。也有人認為,香櫞果猶如人的心臟,棕枝像是人的脊樑,桃金鑲宛若人的雙眼,柳條好比人的言語,所以這四類代表人類全心在上主面前的敬拜,並在住棚節的禮儀傳統中,扮演著生動十足的戲劇角色。

 

  根據公元一世紀猶太史家約瑟夫及猶太經典米示拿的記載,兩約之間的猶太人已經發展出在住棚節期最後一日進行求雨的傳統。這個傳統的起因是,被擄歸回時期的先知撒迦利亞曾經預言,萬國萬族來日會在住棚節時到耶路撒冷敬拜上帝;若不前往,則雨必不降在他們的地土上(參亞十四:16~19)。所以,從被擄歸回直到新約的耶穌時期,猶太人已經發展出在住棚節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節期的最大日那天,由祭司持著金壺帶隊到西羅亞池裏歡然取水,然後在眾人的簇擁與歡樂聲中回到聖殿,祈求上帝賜下秋雨之福,滋潤大地。

  就在祭司繞行祭壇行走時,側旁的利未人詩班不斷引吭高唱詩篇一一三至一一八篇的哈利路亞頌。此時,奏樂敲鈸、彈琴鼓瑟的聲音此起彼落,響徹雲霄。當利未人詩班唱到詩篇一一八篇的第一節、廿五節與廿九節時,圍觀的百姓們要一起把手中的四類拿起來上下、前後與左右的搖動,並同聲歡呼:感謝神!感謝神!感謝神!

  可想而知,住棚節帶給古時猶太人的喜樂與盼望是難以言喻的。而耶穌就是在眾人齊聚聖殿、歡聲高唱的當兒登高一呼,召喚那些引頸仰盼天降恩霖的朝聖者。約翰福音第七章卅七至卅八節記載,耶穌在稱為最大之日的住棚節期最末日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所謂「活水的江河」是指聖靈的澆灌與充滿(約七:39)。因此,今日凡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早已啜飲到真活水的甘甜。耶穌就是那位將聖靈恩雨賜給我們的大祭司,保守我們常在上帝所賜的秋雨之福當中。直至今日,凡渴慕主的人都可以繼續來到主的面前,經歷祂在住棚節的應許,讓生命中的乾涸得到解除。

仰望著燦爛的夜空

  住棚節中的另一幅生動圖像,是搭建簡棚。利未記廿三章四十二至四十三節如下記載:「你們要住在棚裏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裏,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裏。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雖然住棚節是一個歡樂的節期,但是搭棚裝飾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舉辦載歌載舞的盛宴,而是引人生發千古幽思。故此,住棚節的棚子搭建有其規矩,它必須是臨時性的簡易棚子,為要讓人思想生命渺如滄海之一粟,脆如不堪一擊之簡棚。住棚節的屋頂必須以枝條樹葉錯綜遮蓋,好使寄居帳棚的血肉之軀從枝葉縫隙中仰視燦爛星空,驚嘆造物主的造化之工,進而心存謙卑,不志得意滿。

  住棚節的棚子即使簡單,但裏頭仍掛滿了琳瑯滿目的農作產品,藉此暗喻,上主仍在我們短如蜉蝣的人生中供應了豐盛的恩典。

  比起中國古代騷人墨客得意盡歡,金樽對月的豪情,猶太住棚節對歡樂的詮釋反而帶有一種憂患意識的色彩,這可從他們在節期時會特別閱讀傳道書》看出。試想,他們才剛經歷將成堆禾捆運進倉廩,把碩美葡萄送入酒醡的豐收之喜,卻接著翻開傳道書,觸目所及盡都是「虛空的虛空,凡事都虛空」的警語。對任何一位敬虔的信徒而言,這無非是住棚節的暮鼓晨鐘,叫人難以驕矜自傲,只能飲水思源,敬畏上主(參傳十二:13)。

  正因住棚節在歡樂中有儆醒,在儆醒中有歡樂,更顯出它別異於其它猶太節期的特殊風采。對今日的基督徒而言,我們雖無遵守外在禮儀的規範,但仍可擁有住棚節的實質內涵。因為,我們短如在地上支搭帳棚的客旅人生,收藏了許許多多來自上主豐盛恩典的供應。我們可藉由啜飲聖靈活水的江河,來結出各類圓潤飽滿的生命果子,然後心存敬畏的來到祂面前,揮舞雙手且心悅誠服地說:「感謝神!感謝神!感謝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