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宣教腳蹤】

直到地極作主見證

文科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

蒙主特恩,結束香港靈糧堂的事奉後轉進九龍。迦南堂屬於中國佈道會,而中國佈道會是由計志文牧師所創立,其前身為伯特利環球佈道團

一九三一年,計志文牧師,李道榮牧師,林景康牧師,聶子英牧師宋尚節博士,受到美國衛理公會亞斯伯裏大學環球佈道團的激勵,成立伯特利環球佈道團;計志文牧師為團長。他們在中國傳福音、領人歸主,一九三七年,由上海遷往香港。計志文牧師也在收養孤兒的工作上留下不少佳美見證。澳門聖道之家收留二百餘名孤兒,獲得當時國外教會許多的關心與支持。他有中國傳道人少有的負擔與異象,不但在華人教會,在外國教會同樣也是受歡迎的講員。

迦南堂本來是總堂,因中國變色後,大批人進入香港、九龍,主日聚會借用快樂戲院,後購得新聚會地點,改名為九龍迦南堂。計志文牧師放下大陸全部事工來到香港,又轉至東南亞(先在印尼),後在日本、台灣,接著也到北美各地。由於事工需要,他一年回來迦南堂一週。我接任時,信徒名冊上有將近千人(包括孤兒院),經長執會多次協調,將一些不固定聚會、事奉者的名單保留,剩下約五百多人。每主日租借大華戲院佈道。

大華戲院位於九龍市中心的彌敦道,每主日上午十時至十一時舉行佈道會。結束後,我再趕回位於太子道的教會,主領十一時至十二時半的崇拜,與晚上七至八時的晚崇拜。聚會則是採廣東話與國語的雙語方式。當時的同工除我之外,還有男女傳道各一位、幹事、管會堂的,共五位。初接此服事時,一方面感謝神的揀選與帶領,一方面難免有些誠惶誠恐。

一、啟動宣教教會的牧養

因中國佈道會迦南堂是總堂,有不少國外的宣教事工,也有其他地區的分堂、聖道兒童之家的事工等也需要定期的輔導、協助。九龍、尖沙咀的聖道堂由副會長沈保羅牧師負責開拓與推展新事工,這許多事工仍有不少的難處需要我們去突破與更新。

        那時正值中國文革時期,許多人湧入香港、九龍,人心動盪不安,因此,我們全體長執在同一異象引導下,定出「宣教教會的牧養指南」。

1.成立宣教小組(由長執中選出三人),協助牧師與長老按實際情形進行。

2.暫停每主日用奉獻袋收奉獻,改為投入會堂入口處之奉獻箱(可專用於本教會)。另設立小奉獻箱,註明國外宣教專用,也不使用匯款方式。我們專心仰望主引導,一步步向前走,主的恩典就在每一件事上顯明。

3.安排每月第二主日為宣教主日。當教會宣布推動宣教事工後,最明顯的是在奉獻上;宣布後的每主日,不僅小奉獻箱不斷增加奉獻,還有許多會友因奉獻蒙主祝福的見證,成為教會中奇妙的故事,大家互相勉勵,奉獻、見證不斷增加。

教會宣教事工因此啟動。我們將這些見證在香港聯會每週消息報中發表,成為眾教會同工關心的中心。

二、主奇妙的引導

        一九六八年一月,我們將香港建道神學院畢業的邱立基弟兄,差往戰火漫天的越南西貢大叻省宣教,此一行動更成為港九極佳美的見證,激勵我們一起向海外宣教邁進。同年二月,差出張彩荷姊妹前往泰國北部清萊府;四月差派黃啟明弟兄至印尼蘇島北千峇汝。因主在二年內讓我們經歷傳福音的喜樂與恩典,一九六九年,藉九龍迦南堂創會二十週年這有意義的日子,通過一方案,向香港眾教會發出邀請,聯合舉辦第一屆宣教年會與迦南堂二十週年感恩大會。

        感謝主,我們雖小信,但主是宣教的主,恩手引導我們。將近五十間教會牧者接受邀請擔任宣教年會顧問。五天的年會(六月十七日至廿一日晚上)在九龍真理堂舉行,講員有滕近輝牧師、鮑會園牧師、胡恩德牧師、林景康牧師等,都是神所重用的工人,我也是講員之一。

三、宣教的火一直燃燒

教會在宣教靈火燃燒與異象吸引下,從奉獻、禱告到每日生活都經歷神,長執同工、弟兄姊妹更體會到同心合意,廣傳福音之美。因為看見東南亞宣教的門一直為我們開啟,奉獻也不斷湧進,教會同工與長執們堅持原則,宣教的奉獻不能使用在本堂,全額轉為海外宣教之用。

戴德生說:「有教士而無經費,不會使我擔憂;因為主必關心祂自己的工人;祂並不需要我負這責任。可是有金錢而無宣教士,那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朋友們,錢我們有了,宣教士在哪裏?」神親自打發工人,一九六八年八月,差出鄭靜雄弟兄到台灣吳鳳鄉達邦村、陳山福弟兄到高雄縣三民鄉。一九六九年一月,差出金慶洙弟兄到韓國京畿道金梧里,姜日松弟兄到韓國慶尚南道密陽郡。四月,四位弟兄至高棉。八月,一位弟兄、一位姊妹至印度。一九七○年有四位分別到台灣及印尼。二年間共差派了十七位海外宣教士。

四、迦南差會不斷成長

第一屆全港九宣教年會舉辦後,我們更清楚看見主的手引導、扶持此宣教事工。從迦南堂的青年中,最少有四位進入神學院就讀,前後有十餘位獻身全職事奉;其中不少成為宣教士,前往海外服事。

神的安排何等奇妙。曾經在中國擔任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之曾霖芳牧師來迦南堂對我說,他已在離我們教會約步行十五分鐘處租下一地方,將作為「海外神學院」創校之校舍,邀請我教導「宣教研究」與「分辨異端」課程,並每週一次在師生崇拜中講道。我接下這服事,持續四年的教導,使我更進一步學習與實行大使命。

曾牧師是當時的名牧,有講道的恩賜,讓聽的人願意更多學習主樣式,更深的將自己擺上,為主所用。他與學生的關係如父母、子女,令人感動。此校創立時間雖不長,但校友所帶出海外宣教的見證十分感人,且該校的畢業生都有拓荒與宣教的熱情與恩賜。

        宣教大會舉辦後的第二年,突然從越南西貢傳來邀請,要在聖誕節越戰停火期間,舉辦一週的佈道會。當時由我主講,由內地會孔保羅宣教士翻譯成英文,此難得的機會我不敢推辭,欣然前往,接受對方一切安排。佈道會結束後,我前往高棉看望四位迦南堂的宣教士,有機會初訪世界古蹟吳哥窟。接著再到泰北伯特利神學院(同樣是計志文牧師所創辦),第一位畢業生是我們差派到泰北的宣教同工。回程在泰國曼谷華僑禮拜堂主日崇拜中講道。在林長老晚宴中突遇于力工牧師,真是神奇妙的安排。

        當初我到馬來西亞牧會的三年期間,于牧師正好離開新加坡神學院院長職位前往美國拓荒,由校友口中聽見一些關於他的事奉,此次見面,我們有談不完的宣教經歷分享與見證。隔天我們搭同班飛機前往新加坡,在此分開,我則繼續前往馬來西亞。巧的是,回程時,我們又在機場見面,好像主在宣教的事奉上要將我們拉在一起。回到香港時,我們在港九的渡輪上又不期而遇,於是決定一起推動未來在美加兩國的宣教事工。

        當我有前往北美事奉的異象時,在禱告中尋求主的帶領。第二年,利用假期我應邀前往美、加兩國巡迴佈道,全程由于牧師負責安排。美大學查經班的興起讓我們看見,未來的中國將由此一批新生代接棒,開拓新的華人事工。結束北美行程,回港後又舉辦了第二屆、第三屆宣教大會;並請于力工牧師前來香港,擔任第三屆宣教大會的講員。

五、迦南差會向北推展

        因看見南北韓戰爭帶給韓國人民的傷害,因此,我們陸續差出五位宣教士到韓國,也多次前往查看全毀的教會,協助他們如何讓工人、教會再興起。那時趙世光牧師的宣教事工還沒有彰顯,而首都長老會五千人聚會的見證,令人感動。接著靈恩運動的禱告山與全面禱告運動如火如荼地在韓國興起,此新的宣教模式在後期進入教會事工,直到將宣教列為首要事工,便看見全國的復興與改變。在海外宣教上他們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見證。因此,在不斷更新中如何有智慧去學習、效法他們對的作法與好的榜樣,是此時代宣教工人必須謹慎的選擇。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戰敗,但他們有堅強的意志與服從的心,因此宣教事工在不可能的困境中站起來。我們與日本教會中熟悉、親近的牧師配搭,將有限的資源與事工連結,啟動日本教會的宣教。他們從日本派宣教士前往印尼、菲律賓、台灣,也派一位宣教士(片山和雄牧師)來香港。於是在佐敦道迦南堂開始日語崇拜、查經班、日文會話班。後來在多方交通下,又由我們差派一些同工前往日本,彼此在跨國宣教事工上有美好的交流、配搭。

        台灣宣教由戒嚴進入自由時期,我們也開始差派宣教士到嘉義阿里山達邦,建立一間屬於長老會嘉義中會的教會,又差第二位宣教士到屏東地區原住民當中宣教。還記得當時,我們邀請台灣聖教會的同工們,一行約卅五人,來香港馬禮遜館舉行一週的退修會,主日則分別在全港九間教會事奉。主使我們一起事奉,重新立志,樂意獻上一生寶貴光陰,甘心為拯救靈魂而擺上。

我離開台灣將近十五年,對父母親的思念一直是心中的牽掛,由於時機轉變,攔阻消除,遂將他們接來香港同住,這一段三代同堂的幸福生活,是我宣教生涯中最甜蜜、最值得回憶的時光。

因主的帶領,一九七二年我決定前往北美,遂結束香港、九龍的事奉。離開這裏的同工、弟兄姊妹,十分不捨,也更懷念在此的一切。而向中國大陸同胞傳福音的負擔一直留在心中,只能禱告求主打開福音之門,有機會進入內陸。由於美國工作上的需要,我先一人前往,師母與四個孩子暫留香港辦理移民,一年後才赴美全家團聚。

我在宣教路上的服事由港九再轉往美加、中南美洲各國,經歷數次變動,然而我將一切交在主手中,祂就一路恩待、祝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