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祢的時刻】

盼望的盛宴

劉幸枝

每逢打開廚房的茶具櫃,總會驚瞥到一隅殷紅剔透的水晶杯。它的外表渾圓厚實,雕鏤著一串帶藤的葡萄與大衛之星,並且用希伯來文清晰刻著一行字「逾越節之杯」。二○○六年,我與外子在布拉格的猶太社區買下這只水晶杯。我們常把它當作聖餐杯,在家庭禮拜時使用。這只「逾越節之杯」陪伴我們度過客居的歲月,使我們藉由啜飲那盛在杯中的寶血,經歷無數次的奇異恩典。

代罪的羊羔

歷史上的第一個逾越節記錄在出埃及記十二章。該段經文提到的正月是指古迦南曆的「亞筆月」(出十三:4),「亞筆」的意思是「新穗」,因為那時正是春麥吐穗的日子。猶太人的曆法屬陰曆,與華人的曆法一樣都會加插潤月,所以逾越節都是在春季,故此又被稱為「春節」(hag ha-aviv)。而耶和華上帝就是在這個萬物復甦、春臨大地的季節,釋放被奴役的以色列人脫離埃及法老的轄制。

  這劃時代的事件是以一場團圓筵席拉開序幕。試想,如果我們置身在逃亡前夕,怎有心情殺羊取血,塗抹門框、門楣?如果外頭已經風聲鶴唳,豈有興致在屋內與家人共享烤肉大餐?自古以來,任何慶功宴總在凱旋之後召開,哪有人尚未損失一兵一卒,就可以像得勝者般享用飲食。但是,當年的以色列人尚在埃及地,就已經開始享受團圓慶功宴。他們之所以度過長子被擊殺的審判,在屋內享受救恩之樂,平安走出埃及,皆歸功於他們享用的那隻代罪羔羊,以及羔羊的血。

  我們都知道,耶和華上帝為了叫埃及法老釋放以色列百姓離開,陸續降下十災的警告。隨著災難的情況愈加嚴重,法老的心也愈加剛硬。到了第十災,耶和華宣佈擊殺長子。長子,又稱頭生者(First born),我們可以從近代挖掘到的古巴比倫文物與努斯泥版(Nuzi),佐證出古代近東對長子特殊地位的重視。因為長子被視為是「強壯時所生的」(創四九:3;申廿一:17),他是人類力量的結晶與尊榮,可以承受父親雙倍的產業(申廿一:1517)。

然而,就在亞筆月的驚弓之夜,上帝藉由拿取人自傲的力量結晶,叫那素來結合動物與法老崇拜的埃及人,在屢次執迷不悟的硬心中,經歷到令人震撼的審判。可是,上帝在審判前也預留恩典,讓凡是願意相信宰殺羔羊,將羊羔血塗在門楣、門框的人,都可以經歷逾越(跳過)而度過審判。今日,在一些猶太家庭中仍維持一項傳統,就是在逾越節展開前(落日時分起算)的當天日間實施禁食,這種禁食又被稱作「長子或長女的禁食」。如果家中的長子或長女還在幼兒階段,那麼父母就有責任代替他們禁食。

除酵的生命

逾越節另有一個孿生節日,被稱作「除酵節」。出埃及記十二章曾記載從正月的十四日到廿一日晚上,所有帶酵的東西都不可吃,七日之內不可有酵,只能吃無酵餅(1820節)。到摩西頒佈律法之後,就正式將這個紀念匆忙逃離埃及,來不及等麵團發酵製餅的歷史事件定為「除酵節」。除酵節與逾越節後來被猶太人視為同一個節期(代下卅五:17;可十四:1;路廿二:1)。在這段期間,他們會在逾越節晚餐前夕進行除酵行動。

逾越節雖然不是猶太人的新年,但在許多方面與華人的春節相似;除舊佈新就是一例。為了徹底除酵,許多猶太人每年在這段期間會徹底打掃房子,刷洗凡是可能沾過麵酵或餅屑的家俱,甚至還會特別預備一套從來沒有沾染過任何與酵有關的食物,專屬逾越節使用的餐具,完全符合猶太飲食條例(Kashrut)的規定。

為了讓這場除舊佈新的春季大掃除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素來重視家庭教育的猶太人,開始在逾越節的前一天晚上發展出「尋酵」(Bedikath Chametz)的風俗。通常家庭的大人會刻意留下幾處仍殘留餅屑或酵末的地方,讓孩子們拿羽毛將發現的酵撥到木匙裏,然後裝入紙巾或小袋子,留待翌日早晨焚酵(Biur Chametz)。至於那些專以販售麵包維生的猶太人,則必須採取「賣酵」的機制,與非猶太教徒訂立契約,暫時將含酵物質「名義上」轉賣對方,直等到逾越節結束後,再取回擁有權。

    雖然猶太信仰的「除酵」行動充滿了象徵性的樂趣,但那總是一種隔層紗的探索。保羅曾在哥林多前書第五章七至八節提到:「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或譯:陰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

  保羅舉出除酵節的例子,無非是提醒凡接受代罪羔羊耶穌救恩的子民,都應該注意到我們的生命是否已經開始「除舊佈新」。舊約中的除酵只是一種象徵性的預表,而新約中談到的除酵,卻是關乎我們脫去舊人、穿上新人的真諦。畢竟,人在接受救恩的同時,也需伴隨著悔改的心志,在每年時序輪轉之中,一方面記念主,一方面也不斷地省察自己,這也正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一章廿七至廿八節的提醒。

逾越節的筵席 (圖為逾越節的盤子)

原先,逾越節是在亞筆月,但在以色列人被擄期間,改採巴比倫曆,改成尼散月,可從尼希米記二章一節及以斯帖記三章七節看到這個改變的足跡。即使被擄到異邦,且月份名稱更易,但是猶太人遵守逾越節的傳統非但沒有改變,反而在第二聖殿時期發展出「逾越節的筵席」(Passover Seder)。

Seder指的是次序。顧名思義,逾越節的筵席在第二聖殿時期後,開始衍生出制式的排場程序。新約福音書多次提到逾越節的筵席(太廿六19;可十四14;路廿二:15),耶穌被釘的前夕,就是在逾越節筵席中,以無酵餅比喻祂的身體,以殷紅的葡萄酒象徵祂的寶血,立下了劃時代的「新約」(林前十一:25)。

公元二世紀之後,關於逾越節的「哈加達」開始流傳。出埃及記十三章八節提到:「當那日,你要告訴你的兒子說:『這是因耶和華在我出埃及的時候為所行的事。』」經文中的「告訴」二字與「哈加達」(Haggadah)的字根一樣。所以,《哈加達》也就是記載逾越節筵席的禮儀手冊,其中敘述席間各樣食物的象徵含義,並附上詩篇與禱文。「哈加達」隨著時間的發展,衍生出兩千五百種版本,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彩繪版本的《哈加達》,而香港中神的雷建華老師在一九九七年出版《逾越節慶典手冊》,即是以基督教觀點設計的《哈加達》,內容既饒富猶太風味,又不偏離基督信仰。

  在《猶太信仰之旅》一書中,魏道思拉比提到,逾越節的筵席通常有十五道程序,席間會擺放一碟「逾越節筵席」盤,裏頭有五、六道食物。包括象徵逾越節羊羔的烤羊脛骨(Zaro’a)、寓意生命完整與延續的烤蛋(Betzah)、紀念埃及為奴的苦蔊菜(Maror)與苦萵苣(Chazeret)、象徵受苦流淚的鹽水配青菜(Karpas),以及混合切丁蘋果、核桃與酒的泥醬(Charoset)。後者代表他們先祖在埃及為奴被迫製磚的灰泥。

  這幾道菜與四杯盛著葡萄酒的逾越節之杯,分別穿插在十五道程序內。之所以會在筵席過程中分四次飲用四杯酒,主要是為了回應出埃及記六章六至七節的四個拯救應許。

救恩的真諦 (圖為中世紀歐洲的哈加達)

  逾越節筵席是一個神聖的時刻,也是全家團圓、老少咸宜的美好時光,甚至還富有宗教教育的意涵。例如,在第五道名為「敍述」(Maggid)的程序中,在場最小的孩子會提出著名的「四問」,內容依序為:為何其他晚上我們可以吃有酵餅,今晚卻不行?為何其他晚上我們可以吃別的菜,今晚卻吃苦菜?為何其他晚上我們不需要拿食物沾鹽水吃,今晚卻要沾兩次?為何其他晚上可以坐著或躺著吃飯,今晚卻只能斜躺著?這「四問」除了提高在場孩童的參與度之外,其實也是在幫助每位參與筵席的親友透過實物體驗來思想逾越節的含義。

  曾經有人嘗試從累積兩千多年的「哈加達」傳統中,找尋吻合哥林多前書十一章廿三至廿五節的記載,因為那段經文提到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擘開;飯後又拿起杯來祝謝。而《哈加達》最後幾道程序恰好就是「吃藏餅」(Tzaphun)、「頌讚」(Barech),以及飲下象徵救贖的第三杯——救恩之杯。

  在逾越節筵席中唯一被擘開成兩半的無酵餅,其中較大的一半被隱藏起來的叫作「藏餅」或「正式甜點」(Afikoman)。如果Afikoman沒被找出來吃掉,那麼逾越節的程序就無法結束。其實Afikoman的意思,可以指「我已來了」。有學者就指出,這塊藏餅說明了耶穌——Afikoman沒被擘開、顯明與享用,逾越節的救恩筵席就無法劃上完滿句點。而在吃下Afikoman之後,隨及舉起的救恩之杯,就是耶穌基督以流下的寶血與信徒立約的記號。

  在第三杯之後,是迎接以利亞的儀式。瑪拉基書四章五節提到:「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猶太人傳統的作法是請在座的年輕人到街上看以利亞來了沒,如果以利亞來了,那麼彌賽亞的腳步也近了,他們盼望的終極救贖也到了。所以,在迎接以利亞儀式之後,大家會齊頌「哈利路」詩篇,並飲下第四杯——盼望之杯,筵席才宣告結束。

  今日的猶太人還在引頸等候他們的彌賽亞。但是對基督徒而言,逾越節代罪羊羔的實體已經來到,而那代表有以利亞心志及能力的施洗約翰早已進入人類的歷史,完成他的使命。今天的基督徒仍可遵循逾越節筵席,只是心態與猶太教徒不同。因為我們不僅擁有舊約的屬靈資產,也得著了新約應許的確據。每逢我們領聖餐禮或在受難日晚上舉行逾越節筵席,等候的是那位已經來過,現在在父那裏為我們預備住處,將來還要再來接我們到祂那裏的主耶穌。故此,基督徒的逾越節筵席是一場充滿盼望的盛宴,這場盛宴不是終止於彌賽亞的來臨,而是透過彌賽亞的身體成為一座天梯,延續到羔羊的婚宴,也直通到永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