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宣教裝備】

隊帶領秘笈(六)當地教會的配搭

錢玉舜

        要有成功的福音隊行程,除了福音隊的帶領者必須盡上各種當盡的努力之外,當地教會的配搭,也是決定福音隊是否成功的關鍵要素。雖然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三章六節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但不可否認的是,若要所栽種的屬靈種子順利成長,仍需要有像保羅跟亞波羅這般的同心配搭。感謝神,由於筆者在二○年初,被差派前往台北市石牌地區開拓教會,因此在去年暑假,筆者也首次由福音隊的帶領者,搖身一變,成了福音隊的接待者跟配搭者,再加上多年親自帶領福音隊的經驗,或許可為如何成功的接待並配搭福音隊,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建議跟分享。

事前充分溝通擬訂計畫

身為福音隊的接待者,首先必須與福音隊的帶領者有良好的溝通,他必須知道對方工作的行程與方式,如此才能盡量發揮彼此之長,而遮蓋彼此之短。個人的經驗告訴我,事前溝通應該盡量透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就要盡量說清楚、講明白。配搭教會希望福音隊做的是甚麼?福音隊希望配搭教會協助的又是甚麼?講清楚了,弄明白了,就可以彼此協調,擬出一分清楚可行的工作計畫,然後照章行事,免除許多無謂的猜疑或困擾。

以去年暑假本會跟華岡福音隊的配搭為例。早在三個月前,我們就與福音隊的領隊達成協議,在該梯隊的行程中,由我來主導爭戰的方向,由福音隊同工來負責所有的行政事務。由於本會是新開拓的教會,許多附近居民並不清楚這裏有了一間新教會,而福音隊的隊員也不清楚這社區的狀況,以及本會目前的光景,因此我們決定:在福音隊抵達的第一天,先跟隊員們分享本會的開拓始末,傳達清楚的異象,凝聚大家的焦點。接著,我們分享了教會所在區域的歷史、地理和屬靈狀況,點出所要面對的堅固營壘與禱告方向,然後帶著大家同心禱告,並實際步行到教會的週遭,作行軍禱告,奉耶穌的名捆綁這地屬靈權勢,並釋放、祝福人心歸向神。雖然華岡福音隊一般都是做逐家佈道的工作,但由於我們是新開拓的教會,所以我們彼此協調,把多一點的比重放在分發教會簡介,以期在短短的一個禮拜中,讓方圓一公里內的每一戶人家都收到教會的介紹。

調整福音隊之配搭

這樣的策略,大大擴展了福音隊可服事的家戶數量——單純的逐家佈道,每半天僅可完成一或半個街區(block),但如今改為以發簡介為主,若遇到真正渴慕者再駐足分享詳細的福音內容,就可將每半天的工作量增加到一或兩個街區。這麼一來,雖然不見得每一戶人家都能清楚聽完一遍福音,但卻更有效率的針對福音的好土來傳福音,而許多白天外出工作者,更可在回家時,於家戶信箱中,收到教會的簡介跟福音單張。事後證明,這樣的調整似乎更有果效,因為真正決志渴慕者,都是真實信主者,如此一來節省了事後跟進過濾的時間,同時,由於廣發了教會的簡介,即使在福音隊離開後,仍陸續有人因著教會的單張而前來聚會。換言之,福音隊已成功的讓社區居民知道「這裏有間新的教會」。

此外,為了讓福音隊的行動有集中的焦點,也為了收割每天逐家佈道的零散果子,我們規劃在福音隊的第一週週末,連續舉辦兩天的佈道會。第一天是在週五晚上,以晚會的型態呈現;第二天則在週日早上,與主日崇拜相結合,一方面邀出席週五晚上聚會的新朋友,繼續來聽福音,另一方面也讓他們開始習慣恆常的主日聚會。接著我們便利用週一、週二,把過去一週中留名的慕道友,以及週五、週日前來聚會的新朋友,地毯式的拜訪了一遍,並留下清楚的跟進記錄。感謝神,這樣的規劃,果然為主結出了許多穩固的果實,並持續參與教會的聚會。

全體動員達到美好果效

其實,早在福音隊到來的三個月前,我們就把行程分享給教會中的弟兄姊妹,讓他們開始知悉此事,為此代禱、奉獻,並督導各小組、牧區就福音隊的前來,擬定一些可行的配搭或跟進方案。例如:青少年同工開始鼓勵青少年分別時間,參加福音隊;婦女小組開始呼召媽媽們,認領時段為福音隊預備飯食;財務同工開始籌募宣教基金,以支付福音隊相關的生活與工作支出;全職同工則配合福音隊的到來,以及所預計舉行的兩場佈道會,推動弟兄姊妹作為期一個月的屬靈認領禱告,好讓大部分無法參加福音隊逐家佈道行動的弟兄姊妹,仍能參與兩天的福音聚會。當然,在福音隊抵達之前,我們的文書同工就已設計、印妥了精美的教會簡介以及福音聚會邀請單,有了這些福音的「子彈」,就能夠在後續的行動中,擊中許多渴慕的「標靶」。如此,整體教會都動了起來,一起迎接福音隊的到來。

福音隊走了之後,我們也早已擬定了長達三個月的跟進計畫,先是將新朋友名單分配至各個小組跟進,然後舉辦教會出遊,以柔性的方式再次邀請、連結他們,接著教會開了「經歷神前期課程」、「初信造就」、「基要真理」以及「經歷神營會」(註)等裝備課程,依新朋友狀況,或以中央授課,或以一對一帶領的方式,堅固這些人。如此,本會主日聚會人數,已從八月中,福音隊來之前的二十人左右,成長、倍增到四十五人左右。這樣的成果,雖說不上是復興,但也可算是「豐碩」了!

 註:「經歷神前期課程」(pre-encounter)、「經歷神營會」(encounter weekend)以及「經歷神後期課程」(post-encounter),是由哥倫比亞波哥大國際靈恩教會主任牧師凱撒(Cesar Castellanos)牧師所開創、設計之一連串的得人與堅固的課程,凱撒牧師同時也是G12運動的創立者與領導者。至於本會所使用的「初信造就」和「基要真理」課程則是由「以琳基督徒中心」主任牧師柯希能牧師(Rev. Nicholas Krushnisky)及其師母所編寫的裝備材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外宣教季刊 的頭像
    海外宣教季刊

    海外宣教季刊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