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祢的時刻】

得意的一生

劉幸枝

我們要如何經營我們的生命呢?當我們關心吃甚麼養生,喝甚麼養顏,不斷為這將來必朽壞的身體做投資時,我們何嘗思想,我對我的靈魂要做甚麼投資呢……

 

  最近天災人禍不斷,許多關於末日的傳言甚囂塵上。網路一邊謠傳各種流言,電影一邊拍攝災難影片,除了恐慌、驚懼之外,生命脆弱如螻蟻的人類還能做甚麼呢?

得意之時須盡歡?

  唐朝詩仙李白有一首詩叫「將進酒」,節錄如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首詩寫實刻劃了人生是一條大江東去的旅程。且看家裏的長輩攬鏡自照的悲情,早上還是一頭青絲烏髮,那知轉瞬白霜染鬢。李白認為,與其憂愁傷逝,還不如趁著人生還能快活的時候好好享受。

        如果我們拿這首詩來對比傳道書的內容,或許會感覺聖經傳道書的某些教導與李白的詩詞頗有意境相通之處。因為似乎都是在描述,人類應該把握短暫的一生,即時享受,過一個得意人生。

  傳道書確實多次談到生命是上帝所賜,所以人可以盡情享受上帝所賜的人生(二:24,三:1222,五:18,八:15,九:79,十一:710)。但是,傳道書的教導沒有停在此,它跟李白的將進酒內涵是不一樣的;因為傳道者總是在一段人生得意須盡歡之後,提出他的警告。

    首先,傳道者以「光」來形容生命的美好,以及人生可以享受的福樂(十一:78a)。但也不諱言談到,再好的人生都有吹熄燈號的時候,因此作者以「黑暗」來象徵生命的終結(十一:8b)。接著他又鼓勵年輕人要讓心歡暢,行你心所想做的,看你愛看的(十一:9a)。但他又語意一轉,一針見血地提到,你今生所過的日子,有天是要向你的造物主提出交待,因為祂會審問你所做的一切(十一:9b)。

  正因人生苦短,所以傳道者提醒人:「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十一:10)或許你會有疑問,到底傳道書是在教導我們要享受人生,還是不要享受人生呢?其實,傳道書的經文讓我們看到,上帝並不是要祂的孩子們過苦行僧的生活,祂很樂意我們享受人生,而這種人生不是徒勞無獲,而是經過辛苦耕耘後,嚐到勞碌得來的果實。但是,傳道書讓我們看到,這樣的人生還不夠完滿,因為這與野獸也沒太大的差別(三:19)。野獸經過搏鬥與掠食,辛苦享受牠們的獵物,但是人卻不同;因為人會思想,我從哪裏來,又要往哪裏去?我如此辛苦是為了甚麼,生命的意義為何?可惜的是,許多人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放棄繼續追尋真理,而選擇將人生建立在無止盡的慾望循環之中。

面對生命持謙卑

  聖經從未禁止人享受勞碌得來的果實,而是引導我們思想,在自以為可以掌握、享受人生的同時,必須面對一個現實的挑戰,那就是「人其實是很脆弱的」。近來日本東北地震引發大海嘯,從電視轉播看到令人怵目驚心的畫面,無情海浪剎時沖去無數人的性命,不拘男女老少。

  雅各書說:「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原文:一場水氣),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四:1315)這番話點出一個重要的事實,人在面對生命的時候態度要謙卑。而謙卑之道就是先從生命的終局思想人生。傳道書十一章九節就提到:「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上帝必審問你。」

  「審問」的意思是指有一天,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向造我們的主負責。所以,得意的一生,是思想生命終局的人生,再返過頭來學習好好經營我們的生命。

    許多人喜歡說,如果人生可以從頭來過,我就要如何如何……,說這話的人可能是人生已走到盡頭而發出感嘆。雖然人生不可能從頭來過,但最起碼,傳道書已經先引導我們,從人生的終局來提醒我們。我們要如何經營生命呢?當我們關心吃甚麼養生,喝甚麼養顏,不斷為這將來必朽壞的身體做投資時,何嘗思想,我對我的靈魂要做甚麼投資呢?

  前陣子,筆者在電視上看到有關世界級的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的報導。以前住德國時家裏有奧地利電視台,經常可以收看一流的音樂會轉播。小澤征爾曾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總監,並且擔任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指揮,我們常看到他的節目。去年,小澤征爾因罹患食道癌而沉寂半年,最近在他的第二故鄉美國波士頓復出指揮。

  從電視播放他與樂團排練的片段中,發現他已經不如當年那般地意氣風發。年屆七十五歲的小澤征爾在受訪時提到,他指揮的手就像是划船一樣,他想划,但很奇怪,腦子下指令,手就是划不來。所以他告訴團員:「不是你們演奏的不好,也不是我指揮的不對,是我的身體不好。因為它病了,它老了。」在受訪時,他嘆口氣說:「人,真是脆弱。」

  傳道書十二章一至七節,是傳道者從人生都會面臨的老年狀態來提醒我們,要為寶貴的靈魂做投資。傳道者用一連串一般人所熟知的事物,婉轉比喻的文學鋪陳,來形容人的身體無法勝過歲月的消磨。他鼓勵人要趁早認識上帝,「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返回。」(十二:1)日、月、星都是發光體,對應了前面提到的內容「光是美好的」(十一:7)。但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人的生命活力再充沛,總有衰敗的時候。

  「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十二:3a)應是指老人的手已經不聽使喚而顫抖,雙腳無力而發軟,牙齒稀落無法吃硬的東西,而「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讓我們想到老眼昏花的光景。「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十二:4)可能是指耳朵失聰,食慾不振,老人睡得又淺又短,容易被吵醒,講話聲音也變得沙啞低沉。至於「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十二:5)描述一些年老的長者容易受到驚嚇,他們頭髮花白,走路沉重,連情慾都沒了,至終兩腳一伸,離開人世。

  「銀鍊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十二:6)更傳神地描繪出年長者身體衰微的苦境。「銀鍊」可能是指神經系統或是脊椎出了問題;「金罐」或許是指人身體最重要的頭部出了狀況;「瓶子」喻指泌尿系統的失調,「水輪在井口破爛」令人聯想到輸送血液的心臟瀕臨衰竭。

敬畏上帝得智慧

  正因「老」讓人感覺很可怕,所以今天有很多人想盡辦法希望不老。有次新聞報導一些美麗藝人保持青春的秘訣,像喝狗血、喝尿、吃胎盤等等,但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身體器官仍會衰殘。許多人想盡辦法延長壽命或美貌,但他們生命沒有智慧跟平安,而是充塞更多的恐慌,因為他們怕老、怕醜、怕死,怕病。傳道書的作者點出人類無法抵擋老化的事實,並不是要驚嚇我們,而是要引導我們思想,與其趁年輕揮灑青春在宴樂裏,不如多花點時間來思想上帝跟我們生命的關係,經營我們的靈性生活。

  台語有句祝人長壽的吉祥話,「祝你吃到一百二」。聖經中確實有個人活得不多也不少,正是一百二十歲,他就是摩西。摩西曾寫了詩篇九十篇,形容人生命像是一場睡眠,早上醒來,晚上凋萎,又如潮水瞬間被沖走。正因如此,他祈求上帝「指教我們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傳道者明白指出,獲得得意一生的智慧源頭其實就是敬畏上帝。「敬畏上帝」意指對上帝又敬又怕。聖經以人類可以通曉的人倫關係來形容這位上帝就是我們的天父,我們帶著既尊敬又戰兢的心來投靠祂,如同我們面對一位能保護我們的君王一樣。在傳道書整卷書中,多次提到敬畏神。在十二章一節中,更明白地說,就是去記念那位創造我們的主。傳道者引導人思想生命是從何而來,以後又要往哪裏去。而記念造化的主,正是幫助人的生命歸零,從跟創造我們的上帝和好開始,作人生局面的新起點。而天父讓我們與祂和好,生命歸零的方式,就是差派祂的愛子耶穌賜給我們生命,而且讓我們的生命益發豐盛。

  雖然我們無法因信耶穌而免於今世生老病死的定律。但是,上帝已派了耶穌先為我們嚐了死味,並從死裏復活,宣告有一天信祂的人也要如此。上帝的應許不只是永生,也包括在今世就要更新我們的生命。人無法改寫自己人生的劇本,但是賜予我們生命的上帝,卻可以透過耶穌的救贖,改變我們人生的劇本。

  去年獲得金馬奬特別貢獻奬的孫越叔叔,正是人生劇本被改寫的最佳例證。在一篇名為《上帝改寫人生劇本》的文章中,孫越分享他在四十八歲那年開始思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到底是去被動接受別人賦予給他的角色,還是可以重新開始,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在那段期間,陶大衛帶領他信耶穌,他的生命開始從閱讀聖經得到改變,張小燕因而戲稱他是演藝圈中,不用整型美容就成功變臉的人。世界的整型美容只能改變人的外貌,無法改變人的內心。唯獨三一上帝,不僅改變了孫越的生命,也讓他的面貌由裏而外,經歷成功的「變臉」。

  五十三歲那年,孫越叔叔獲得金馬奬影帝的殊榮,就在他人生舞台最燦爛的顛峰時,決定把生命的舞台獻給上帝來使用。這位在戲劇圈辛苦耕耘,享受勞碌所結之果實的資深演員,若沒有將他自己交給那位創造的主來掌管,他人生展現的光芒終將是短暫的片刻。但是在將生命紮根到上帝的恩典裏以後,他反而成為一棵常青樹,被他告別已久的電影圈視為是一個具有「特殊貢獻的人」。他的貢獻不在於演出別人要他演出的角色,而是讓上帝來改寫他的人生劇本,忠實地詮釋上帝要他揮灑出來的得意人生。

  孫叔叔曾慨嘆:「在今天,我們的房子越來越大,但是家庭越來越小。生活越來越方便,時間卻越來越少。我們有更多的專家,但是也有更多的問題。醫藥越來越好,但健康越來越少。我們花費太多,歡笑太少。車開得太快,火氣上來也更快……我們學習如何經營生活,但沒有建造生命。我們在生命中加增歲月,卻沒有在歲月中增長生命。」

    當人類汲汲營營改造生活的同時,靈性的成長與生命的建造卻正在失血。看看今日媒體琳瑯滿目的報導,各式新穎摩登的科技,卻無法改變時下社會逐日貧血的人性與心靈。孫越叔叔公益的呼喚,或許能對社會帶來一些教化,但不可少的是那位他所事奉的主,因為祂樂於賜下諸般恩典,使祂的兒女也擁有得意的人生。我們從傳道書的提醒看到,唯有真正認識到祂是審問我們一生的主(思想終局),以及創造我們生命的那位源頭(記念開端),並進而願意將我們的人生交託給祂,我們如同塵土與水氣的一生才能轉化成無價的珍珠,為祂所用,活出得意的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