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腳蹤】

奇異恩典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無所缺……

蕭文科

一一年即將過去,感謝主,「台灣新五都宣教聯合年會」事工的異象蒙主恩領,每次的聚會,都得到不少同有異象、負擔的同工與肢體的接納和參與。

從今年四月開始,分別在台中、台南、高雄、台北、新北市陸續舉辦宣教研討會,同時也籌備明年「教會聯合宣教年會」(各地區每年各辦一次)。我們相信神所帶領開始的事工,祂必引導、成全與祝福。雖然我們明白,未來的一年在宣教事工籌備與推展上,也將面臨許多的問題與困難,然而我們需要用神所賜的「信心、愛心、耐心」來接受此一操練。因主為我們預備之豐富奇妙恩典必不斷供應我們,並能與他人分享。

從聖經中看見,有信心的工人必清楚分辨「真理」與「榜樣」。希伯來書十一章所記載的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摩西,都是信心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而希伯來書十一章六節說:「人若沒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宣教會面對許多不同的人事物與難處,然而一旦清楚宣教工人的心志——「不灰心、不埋怨、不怕苦」,便能學效聖經中信心偉人的榜樣,為主堅持、勇往直前。

宣教的佳美腳蹤與榜樣

法國革命使整個歐洲進入動亂中,但英國人威廉克理在全國教會領袖們大力反對下,不受批判攻擊之影響,以實際行動帶著妻子兒女離開英國前往印度(當時極黑暗的地區)。他在印度四十年,只回英國一次。在印度時,妻兒死了,無人同情、協助,他親手埋葬妻兒,那種心情誰能瞭解。但他靠主將聖經譯成三十多種印度方言,全力傳福音、建立教會。今天印度有三百餘萬人信主,威廉克理成為印度歷史上永遠紀念的人。他僅有「印度需要耶穌」的異象,並無過人的學歷、財力、身分地位,所靠的是神的恩典。英國教會不再反對,也不能反對,還尊稱他為「宣教之父」。

威廉克理影響了二位英國青年——李文斯敦(前往非洲),戴德生(前往中國)。

李文斯敦在英國行醫,可享受豐厚的收入、富裕的物質生活,然而他因愛主、愛靈魂,放下這一切,用「信心」進入非洲內陸,帶領黑人歸主,影響、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與人生,使有「黑暗大陸」、「白人的墳墓」之稱的非洲經歷不斷更新。主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當李文斯敦完成使命時留下的遺言是:「請你們將我的心留在非洲大樹下,告訴非洲人,最少有一個英國人一直不變的愛他們,將心埋在此。」如火一樣的愛在非洲人心中燃燒,非洲經歷了屬靈的大復興,因在非洲各地舉辦不少場幾十萬人的大聚會,興起了許多人,見證主十架上的愛。

戴德生到中國後成立內地會,效法威廉克理,將一生如一粒麥子埋在中國內地。他的格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絕對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戴德生從十八歲來中國,在百般艱難中,他的信心與為宣教所付出的行動令人感動。他從中國沿海城市面向內陸開展,單純領人歸主,是神忠心的工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神大大使用他,他的後代子孫更傳承他的腳蹤,也繼續在台灣有美好的工作與見證,真是比中國人更愛中國人的靈魂。

內地會的信心原則值得我們學習:

1.以馬內利:「『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一:21232.耶和華以勒:神有預備,人就不缺乏(參創廿二:9-14)。3.以便以謝: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參撒上七:2)。

嘗嘗主恩的滋味

平凡無味的人生與事奉,容易讓人落入安於現狀或迷失的光景。大衛的一生值得我們效法,也成為我們的勉勵。大衛從小牧羊,在鄉村成長,然而在國家面對非利士人挑釁、危難時,他挺身而出,因殺死巨人歌利亞,一舉成名。當大衛同眾人回來時,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裏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甚發怒,從那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日後也不斷追殺他。大衛的經歷不是人容易接受的,但他心中敬畏神,讓神居首位,神也揀選他接續掃羅的王位。

詩篇卅四篇八至十一節:「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無所缺。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說出大衛的心聲。而更寶貴的是,「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敬畏神的人不但一無所缺,還能更豐富的供應別人,因他嘗到主恩美善的滋味。如同農夫撒種後要忍耐等候,並要除草、澆水、施肥,付出代價。過去普世華人教會也經歷一些苦難,卻一直離不開「基督道理的開端」,而近三十年來,我們在宣教事奉中看見,不少教會走上宣教之路,教會中的年輕人也渴望獻上成為宣教士。

台灣有四十多間千人以上的教會,求神幫助,讓他們都能領受施比受更有福、成為一粒麥子的異象,不再侷限於本地,也不停留在傳統的牧會方式,更不是以建立禮拜堂(硬體)為目標,而是有從神來的眼光,看見廣大禾場的需要,無論是差人、差錢,或與其他教會、差會連結,同心建立主的教會、基督的身體。中國的教會在苦難中如此增長,是奇蹟嗎?

未來華人教會必須效法初代的安提阿教會,成為宣教的教會。雖然當時教會是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所建立,成員也是不同的族群,不容易牧養,然而因其中有巴拿巴、保羅,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起首(徒十一:1926)。安提阿教會有正確的異象,以廣傳福音為起點,明白聖經所教導,人人要出去(不是特定的人),更重要的是,外地比本地在宣教上有更多的需要。他們效法耶穌犧牲的愛,明白無論本國、外國人都是神所愛的,因此沒有地區的限制,有需要就去。全教會的人在真理的教導、聖靈的光照下,順服主,互相配搭,並差派巴拿巴、保羅出去傳福音。

知道主的美善

當我們有信心時,能經歷、體驗主恩的美善、偉大,使我們一生難忘。迦拿婚宴中,主使水變為上等的美酒,讓人經歷主是超越物質的主。耶穌和門徒同在船上,正行的時候,耶穌睡著了。湖上忽然起了暴風,甚是危險。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夫子!我們喪命啦!」耶穌醒了,斥責那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住,平靜了,明白主是掌管大自然的主。耶穌在拉撒路死了已經四天後,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那死人就出來了,耶穌更是勝過、超越死亡的主。而掃羅轉變為保羅、西門成為彼得,都是因生命中親眼看見神,經歷不一樣的更新改變。

今天我們也要有如此的更新,讓我們的信仰、生活能平衡,並有美好的見證呈現在世人眼前。有一個故事是:一艘船上有二位長老為真理爭辯。一位說:「保羅說:「因信稱義」,不是靠行為得救。」一位說:「雅各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船夫也是基督徒,他用雙舵為例,說:「右手舵是信心,左手舵是行為,雙手一起動船便向前行,若任何一手搶先,船便停在原點。由此故事容易明白,但是以為「差不多」的世俗觀念,卻使人迷失,也落在生命、生活見證、事奉無法平衡,不能經歷主奇妙恩典的光景中。

投靠主的人有福了

禱告是我們經歷主大恩的橋樑,是得勝的秘訣。當摩西、亞倫、戶珥在山上舉手同心禱告,約書亞的軍隊就在山下打勝仗。以禱告經歷主祝福的人是敬畏神,並且行出來的人,更是凡事信靠主,將一切難處仰望主的人。在聖經詩篇中,有許多大衛王所寫,充滿了感恩的篇章。

馬太福音十七章一至八節記載,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當他們明白耶穌是誰,聽見神的話、神的明示後,就起來下山,生命改變,開始有了天天靠主的事奉。掃羅在大馬色的路上,被主光照,遇見主,明白主的選召,將一生獻上。他在羅馬書八章卅五至卅七節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保羅因著對主的愛,信靠主,即使面對死亡,也一無畏懼,在向外邦人的宣教上,留下佳美的見證。成無我們宣教、服事的榜樣。

謙卑順服的見證

我曾讀到台大教授張文亮所著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書中寫到,法拉第只有小學畢業,十三歲時在印書店裏做裝訂學徒,閒暇時閱讀店中各種書籍,尤其對科學類書籍感興趣。一八一二年是法拉第一生的轉捩點,他聽了英國皇家科學院化學家戴維的演講,做出一本三百八十六頁的筆記。英國皇家科學院看了他的筆記後,決定雇用他擔任戴維的助理。

法拉第發明全世界第一部發電機,讓人類走進電力時代,發明馬達讓人類走進動力時代,堪稱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被稱為「電機工程學之父」。

法拉第在生活中也是一位有趣的人。他有一次在電學演講結束後,包括女王、貴族、科學家等數百聽眾都起立鼓掌,但他一直未再出現。事後才知,他一講完立刻坐馬車趕往鄉村的一所老人院,為一位面臨死亡的老人讀經、禱告。法拉第在一所會友多為貧民的教會做禮拜。有一年他與其他三人被選為教會長老,但因有一主日他受女王邀約,與國外來賓共進午餐,無法聚會,教會因他主日聚會缺席,取消長老資格。他也沒有提出異議,仍一如往常前往聚會、事奉。多年後,才再被選為長老。由此可見他謙卑的生命。

法拉第雖然已經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仍然住在英國皇家學院的頂樓小屋,一貧如洗,沒有自己的房子。退休當天,他和妻子倆人提著皮箱下樓,想到離開後,就要露宿街頭了。沒想到出了大門,竟看見英國皇家儀隊和維多利亞女皇在門口歡送。女皇對他說:「請搬到我所準備的皇家別墅吧!」法拉第拒絕了,因為付不出房租,女皇說:「不用付租金。」法拉第說:「但是房子太大,我付不出維修費用。」女皇笑著說:「別擔心!我來付。」由此見證信靠主的人,神必親自預備。

生命改變的奇異恩典

奇異恩典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英國牧師約翰牛頓John Newton17251807),他生於倫敦,十一歲時隨父親上船過著航海的生活,後被徵兵,逃役又被捕回。退伍後,在販賣奴隸船上工作。他足跡遍四海,染上了水手們放蕩的生活習慣,吃喝嫖賭,奸詐欺騙,無所不為。因鬧事,在非洲作奴隸之僕,過了幾年非人的生活,他的父親聽到這消息後,就差人前往營救。一七四八年他從非洲返英的途中,遇到大風暴,船差點沉沒,他跪下向神禱告,認罪悔改,求主赦免。生命得著更新,決志獻上一生事奉主。

一七六四年他被按立牧師後,一生致力於反對黑奴的買賣。而奇異恩典》成為經典、感人的詩歌,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傳唱,主要原因是,這是牛頓牧師的切身經歷,正如歌詞所描述,「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之後,有許多人受到他的見證與這首詩歌的感動而信主,或回轉到主前,甚至獻上一生事奉主。

求神幫助我們,不是白白領受神的恩典,當嘗過主恩美善的滋味後,更重要的是要以實際行動來回應神的愛與恩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