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宣教裝備】

福音隊帶領秘笈(十一)琉球短宣記

我們就成功的運用「台灣之夜」與「逐家佈道」,開啟了當地福音的門……

錢玉舜

    華岡福音隊除了前往外島傳福音之外,二○○六年還組織了一支海外短宣隊,前往日本沖繩(也就是所謂的「琉球」)傳福音。這是因為「沖繩世界宣教教會」的喜納牧師是我們主任牧師柯希能的好朋友,「沖繩世界宣教教會」還與柯牧師所牧養的「以琳基督徒中心」締結為姊妹教會,而這兩所教會的弟兄姊妹也曾組織福音隊彼此互訪。因此,當我們預備將福音隊的行程往海外擴展時,便選擇琉球作為我們的試金石。

        因為當地教會已與我們建立美好的情誼,加上我們也認識許多友會的肢體,曾經去過琉球參與短宣事奉,特別是當時「以琳基督徒中心」有一位劉桂英姊妹,因留學沖繩,就配搭在「沖繩世界宣教教會」事奉,她除了可以提供我們當地第一手的資訊以外,還能在短宣的行程中成為我們的最佳翻譯。所以,便順理成章地將琉球選為華岡福音隊第一次海外短宣的地點。

充滿「台味」的福音餐會

    選好了地點,我們開始與當地教會聯絡,確認行程,並擬出了一份短宣計畫。首先,我們想到,因我們是「外國人」,而最能吸引當地居民進入教會,聽聞福音的,就是我們那來自台灣的特殊身分,所以,規畫了一個「台灣之夜」的福音餐會。由福音隊的副領隊,同時也是半個泰雅族人的白億慧傳道,帶領福音隊員練習山地歌舞,然後再配搭幾齣精簡的福音默劇,組成了頗具台味的特別節目。我們還從台灣帶了一些肉丸、碗粿、油飯及炒米粉等風味美食,準備以福音餐會方式,來招待當天來參加的日籍朋友。這樣的構想得到了喜納牧師的認同,於是節目內容與台灣特色飲食由我們預備,而沖繩教會則負責場地佈置,以及事前的宣傳。感謝主,這「台灣之夜」的點子果然吸引不少琉球人前來一探究竟,這對一向不太願意踏入教會的日本人來說,是一大突破。

    其次,由於我們福音隊的強項在逐家佈道,因此,出發前,特別請熟悉日文的姊妹,為我們預備了羅馬拼音的日文福音關鍵語,並請當地教會印製相關的日文版福音單張與福音手冊,等我們到了琉球,再與當地同工稍加演練之後,便由日本弟兄姊妹帶著我們的隊員,兩三個人一組,一家一戶叩門,逐家佈道。這種逐家佈道模式,對習慣禮貌並尊重個人界線的日本教會來說,算是一大創舉。感謝神,因著合宜的禮貌性問安,以及自稱是來自台灣的拜訪與祝福,幾天的行程下來,不但沒有造成當地人的不滿,還幫助沖繩教會更勇敢地跨出福音的步伐,走入住家,傳揚福音。

互相配搭建立美好情誼
    除了福音行動以外,琉球教會還給了我們極美的接待,設計大型的歡迎海報,也幫我們每位隊員預備印著相片的精美名牌,接待處每個人都有舒適的睡衣,一塵不染的床榻,另外衛生可口的餐點,以及順道走訪當地著名觀光景點等,都讓我們體會到日本人嚴謹、細心和無微不至的待客之道,使我們學習到,將來也要盡力接待遠人,恩待勞苦作工的主工人。

    當然,由於我們的成員大多以年輕人為主,而與我同行的的傳道,也幾乎都是服事青少年的年輕傳道,因此當地教會也安排了每天早晚的聚會,讓我們鼓勵、挑旺他們的青少年,並邀我們在主日中分享詩歌、見證與信息。透過短短一個禮拜的朝夕相處,同心作工,福音隊員與當地年輕弟兄姊妹,建立了極美的情誼,在喜納牧師寫給筆者的感謝卡中,他還特別提到,我們是眾多福音隊中,與他們最親近、最合一的一支團隊!感謝神。

好的裝備與默契無畏突發狀況

    至於為甚麼喜納牧師要用卡片,而不是親口與我分享呢?其實,我並沒有參加這一梯次的海外短宣。因為在福音隊啟程的前兩天,也就是八月十日,我因胸痛難耐,赴台北振興醫院就診,沒想到一進醫院,心臟痛得更加厲害,心電圖檢查後,門診醫師認為我是急性心臟病發作,馬上命人送我至急診室,並連絡主治醫師前來處理,經各項檢查後,確認我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要求我馬上住院,並立即推入手術室進行心導管手術。在手術中發現我心臟三條主要動脈,除一條僅阻塞百分之五十外,另兩條已分別阻塞了百分之九十、九十五。除施以氣球擴張術,撐開阻塞的血管外,還安裝了人工支架,手術室後,轉入加護病房,嚴密觀察。眼看規畫好的短宣行程就要泡湯,在病榻中的我,託妻子轉告副領隊白傳道,由她全權帶領福音隊,並照計畫繼續既定的行程。

        感謝神,除了白傳道之外,其他兩位隨行的郭宗軒傳道及洪致允傳道,也都是福音隊老鳥,早歷經各種實戰經驗,所以雖然我無法成行,他們都能立即承擔起事奉的重任,或代理領隊,或替補我的各樣事奉與講台。更寶貴的是,經過長年配搭,他們都有絕佳的默契,也深黯團隊倫理,因此,緊急命令一下,他們能立即上手,無縫接軌,並合作無間,順利完成任務。而我也在一週後出院,並在後續的幾次治療後,逐步恢復心臟的健康。

    從這次的海外短宣,讓我們學習到許多寶貴的功課。第一,前往海外時,務必要做詳細的瞭解跟規劃,若能先有一些背景知識,加上順暢的溝通管道(如居間協調的桂英姊妹),更是寶貴。第二,要善用團隊的優勢,例如這次我們就成功的運用「台灣之夜」與「逐家佈道」,開啟了當地福音的門。第三,需要行前的語言訓練和與當地同工的同心配搭;因為若沒有羅馬拼音的日文福音關鍵語,及日文版的福音單張、手冊,跟同工配搭,到了異地的我們,真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寸步難行。第四,面對緊急事故,平日就需有一套妥善的應變計畫,一旦領導者無法帶隊,誰是第二順位的領袖,誰可以替補出缺的事奉,同工又是否具備足夠的經驗與默契,可以彼此配搭,承擔事奉,進而發揮美好的戰力。

        同時也讓我們體認到,同工的訓練與養成,絕非一夕可成,要透過平常的事奉,不斷累積、建立。換言之,身為領導者,有責任訓練弟兄姊妹成為福音的老手,事奉的尖兵。所以,平日不妨多給同工機會,放手讓他們負責一些事工,並且建立起一套標準的團隊運作流程與事奉準則。若能提早制定相關的事工計畫更佳,那麼即使面對突發事故,也不慌亂,能馬上進入狀況,使服事不致停擺,戰力繼續發揮。

    感謝神,透過這次短宣,讓我們有許多不同於本地福音隊的學習,透過我的生病,一方面檢驗了我們日常的訓練與事奉,也藉此成全了年輕同工,給他們更多的事奉機會。回顧這段特殊的經歷,真是應了羅馬書八章廿八節所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哈利路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