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漫談宣教】

語言學習與性格取向

有心理分析把人分成四組,分別是外向或內向,實感或直覺,思考或感性,判斷或認知。從四組的不同配搭而產生十六種不同的處事方式。原來不同性格的取向,在學習語言方式上又有不同的優點……

羅惠強

作超越文化的福音工作者感到最痛苦,最使人氣餒的事情莫過於學習外國語言。能成行到工場事奉的,未出發前大部分人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同工,要回去重新學習,實在非常困難。

談到學習,我們很自然想到的就是到學校去上課,由老師教授,考試合格就是有這門學問的資格,可以畢業離開。但學語言卻很不同,除了有些是在課堂學習之外,也有很多要走到街頭上與人閒聊,或找個語言助手,一句一句的練習,又或者是對著電視螢幕,聽著看著,一句一句的抄寫,這倒很實用。學語言的方法眾多,到底哪一種方法最好呢?

原來性格的取向對語言的 學習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到陌生的地區去,有些人喜歡試試看,所以不必作詳細預備,出發時隨走、隨看、隨問路。有的在未出發前先問好朋友,右轉後走多少路才 左轉,到了那個街頭後會看見甚麼特色之建築,又走多遠到那地點時,門口前後有甚麼可作識別。又有的根本聽不明甚麼左轉或右轉,不到三句他們便頭痛了,愛拿 出地圖,找到自己的位置,問明目的地的位置,一目了然,輕鬆愉快。

不同性格的特徵

有心理分析把人分成四組,分別是外向或內向,實感或直覺,思考或感性,判斷或認知。從四組的不同配搭而產生十六種不同的處事方式。原來不同性格的取向,在學習語言方式上又有不同的優點,及需要留心的事。

簡單來說,內向或外向的 意思,不單是你比較喜歡那類活動,而是從那類活動或事物中,比較容易汲取能量。例如有些人工作勞累,希望回家找本雜誌書籍,讀上數頁,卻不願與人應酬,覺 得與人見面是另一次的精力消耗。另一類人卻願意找個朋友來閒聊,或去作些活動,談論過後或運動完後精神煥發;反之,要他們立刻爬到牀上睡覺,恐怕怎麼也不 能入睡。不同的性格對語言學習的方式有不同的傾向,學習語言需要多寫多讀,多聽多講,一般來說,寫和讀是內向人士的強項,他們的文法或用字會比較準確,外 向人士則在發音和句子運用上比較強,但有時又覺得字彙不足,文法混亂。這是性格取向影響學習方式的結果。

另一組性格取向是實感(即五官感覺)或直覺(第六靈感)來接收資料。文化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有時可以用理性分析,但有時又使人覺得莫名其妙。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多詩詞或稱為諺語的東西,如「床前明月光」,又或「把酒問青天」,就需要直覺去意會,如果用理性分析,只會使人有不明所以的感覺,所以實感性格取 向的人,常在語言學習中感到難明瞭。相反地,太重直覺的人學習語言時,又常會產生錯誤的理解,例如在中東很多人愛說「主若許可」,曾邀請朋友到我家來吃 飯,他說「主若許可」,那是甚麼意思?我的直覺以為他是不願意來而婉拒,但又有人說,是用另一方式表示等我告訴他邀請來訪的日期。這都需要實感語言來解 決。

由於不同文化,在用字遣詞或語氣上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太重直覺有時會產生令人無法理解或莫名其妙的生氣。

瞭解性格有助於學習

思考型的人做決定的方法 是從客觀、邏輯的方式來組織資訊,作決策的取捨。若是以個人喜好以及個人的價值基礎作決定的,稱為情感型。由於重視的方向不同,表達的重點有別,在語言學 習上,邏輯思考型的人多重分析,思想理據,甚少用感性的用語,有的對感性用語甚至完全聽不進,反之亦然。思考型與情感型的人所重視的用詞、用語、字彙都有 明顯不同,即是說性格影響他們在這方面詞彙的學習,所以先瞭解自己的性格,也明白自己不經意而怱略的東西,有助增長自己的字彙能力和交談的取向。

性格中有判斷型,就是有 計劃、有組織的生活方式。認知型的人傾向即興、隨遇而安的生活。曾有新同工盛讚語言學校老師上課靈活,因應學生的需要而引導,因材施教,受益良多。另一同 工到同一學院,選擇同一老師,結果回來投訴該老師上課,說這說那,沒有學到多少!簡單看看他們的講義,沒甚麼差別,只是因性格的要求不同罷了。一位希望講 義充足,文法引例豐富的講授,另一位則希望多實習,立刻糾正用字、句子結構、文法和發音。結果就產生不同的結論。

語言學習有很多不同的方式,進語言學校,到大學的外語系,請語言助手,在街上流連與小販閒談,在家看電視、聽收音機,電腦網上學習,或住進當地人家中,一起生活學習等等,都是學習語言的好方式,重點是瞭解自己的強項,要多加發揮,認識自己的弱項,要努力克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