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宣教】
文化的框框與內涵(十三)
人類都在時間框框的限制裏面,唯有神是跨時間,跨歷史,跨空間,跨文化,跨朝代的神;因為祂是時間的創造者,就不可能被時間所框住……
江榮義
卅一、有形的框框對人有多大的影響
有形的框框對人有多大的影響呢?其影響是相當大的。人多半都在追求有形,看得見的;買股票,投資,房地產,競選世界小姐,成為巨星,買豪宅,這些都是有形的框框。喜歡追求這些框框的人,是不是真的有內容?看電視也是被有形的框框框住,所以有不少人被電視電死。缺乏想像力的人,有時候需要藉著電視,幫助他去想。耶穌說:「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追求裏面的內容永遠勝過外面的框框。
卅二、受「新的框框」影響
人類每天都被「新的框框」牽著鼻子走,新髮型,新服裝,新電腦,新音樂,新的理財方法,讓新的流行牽著鼻子走,為甚麼要跟著走,因為是新的框框,不管它是對或錯。新道德,新思想,新理論,新的都一定好嗎?不必跟著新流行的框框走,要熟悉聖經,要讓神的話,帶領你走天路,祂的話才能夠使你勝過世界,要追求內在的生命,超越世界的思想,所以我們要流行背聖經。
卅三、喜愛教會框框的基督徒
有框框的基督徒,有時候會不喜歡沒有框框的基督徒,認為他們與我們不同,就是不守規矩,但是我們也要想,也許他們找到了更好的內容,所以要存著欣賞與瞭解的態度才好,不要太快把人看為異類、異端,完全不想去瞭解別人就先定罪,其實是自己戴上了有色眼鏡的框框,是被自己的框框框住了。他看別人都不對,其實是自己有問題。問題人物看人都有問題。
卅四、神,聖靈,耶穌,天國,在屬靈界裏有沒有框框
摩西問神說,你叫甚麼名字?(出三:14))神回答:「I am who I am。」中文翻譯為「自有永有」。原來的意思應該是,I am過去式是I am(用現在進行式)現在也用I am(現在進行式),將來也用I am(現在進行式),神永遠都是現在進行式,沒有過去完成式,祂永遠都是I am,將來也是I am。因為他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人類都有生老病死,但神沒有,「I was a boy, but now I am a father, I will be a grandfather.」人都有過去式,現在進行式,以及未來式,但神永遠都是I am現在進行式。幾千年後還是I am現在進行式。因為他是永活的神。如果是過去式,祂就不會再來,如果是未來式,那就還沒有到,人類都在時間框框的限制裏面,唯有神是跨時間,跨歷史,跨空間,跨文化,跨朝代的神;因為祂是時間的創造者,就不可能被時間所框住。
「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猶太人說:『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約八:56〜58)英文聖經說:「Before Abraham was born, I am.」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孔老夫子已經過去了,亞歷山大也過去了,不能再回來了,唯有我們的主是永遠長存,祂永遠都是I am。聖靈也是自有永有的,也是活的。
耶穌也是如經上所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如果神是自有永有的,耶穌也是自有永有的神。耶穌沒有過去式,耶穌都是I am。「他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太廿二:32)當人還活著的時候,他可以與神溝通,當人死的時候,人就脫離軌道,神一直都是活的神,所以他能夠跟古人溝通,也能夠與人類的後代溝通。
至於天國到底有沒有框框?聖經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小小的像一粒細砂,但是當他長大了以後,好像一棵樹,有飛鳥來住宿其中。按照我們的想像,天國好像有許多房子,就固定在那裏不動,但是耶穌說,他像一粒芥菜種,是會不斷的成長,所以天國是活的,神是活的,耶穌是活的,聖靈也是活的。如果我們看筆者寫的「耶穌活動的教會」那篇文章,就知道連耶穌的教會,也是活動的教會。所以在那個時候,願意跟隨耶穌的,就和他走遍各城各鄉,不願意跟隨的,就可以自由的離開祂。所以,凡是要跟隨耶穌的人,都是有心要聽祂道的人。
卅五、新皮袋與舊皮袋框框的限制
「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所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兩樣就都保全了。」(太九:16〜17)新酒會發酵,是有彈性的,而舊皮袋已經老了,是沒有彈性的,如果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面,當酒一膨脹,就會把舊皮袋崩裂。新皮袋是有彈性的,所以要把新酒放在新皮袋裏,當膨脹的時候,新皮袋也會跟著膨脹。意思是說,老傳統不容易改變,而新的一代一直在變,正如老人不能適應小孩子,因為小孩子一直在動,而老人不容易變動,老人跌倒問題很大,小孩子跌倒立刻爬起來,為甚麼會有代溝,因為老一代不能適應新的一代。所以要適應新的一代,就必須非常有彈性。也就是舊皮袋的框框與新皮袋的框框之不同。
「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二:13)第一件惡事,就是離開神活水的泉源;第二件惡事,就是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神是活水的泉源,活水的泉源不需要框框,因為它一直湧流出來,只要把管子接上去就可以了。但是人不喜歡天天流動的水,人要把活動的水,放在框框裏面。流動的水象徵加利利湖,是有生命的,而死海是不動的,死海的水是不能喝的。神給我們的是新鮮的,但是我們偏偏不要,寧可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人喜歡擁有大水池的框框,喜歡大量的儲蓄,到老的時候可以坐享其成,這是人的懶惰,神的活水是不斷流動,神也是盼望我們不斷吸收新鮮的活水,每天都是新鮮的生命。
十條誡命的第一條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當你去找別的神的時候,就離開了真神。第二條說,「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彷彿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所以離開是第一樣罪,為自己雕刻偶像是另一樣罪,好像是同一條誡命,其實是兩樣不同的誡命。
離開就是一種生命的死,你吃善惡果的日子,必定死,就是與神隔開。鑿出一個破裂的框框,這是不依靠神,靠自己的智慧聰明,代替神的話,靠自己的方法,靠自己的工作經驗,靠自己的文憑,靠開會代替聖靈的引導,這是人今生的驕傲。蓋巴別塔,用人的方法,塔頂通天,但神不喜悅,神要我們不住地倚靠祂,神不住地供應新鮮的活水、更新我們的思想,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神的靈若沒有充滿,就會如同死海,是不乾淨的水,又如同枯乾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