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彩見證】

往言語難懂的民那裏去

李鴻志

對台灣人來講,能聽懂廣東話不是件易事。但徐詠,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怎能有這勇氣帶著妻女前進到澳門,在那裏像落地生根一樣的宣教呢?為何他的妻子當時沒有反對?這令人費解。

神預備工人作祂的工作,決不是出於突然,只要回頭一看都可見到神的旨意。神揀選徐詠,並且裝備他,乃是具體的事實,時間是最好的詮釋,因時間是歷史見證最好的註腳。

大約三十年前,當徐詠還是一個高中生時,學校社團有位基督徒老師向他們傳福音,而這顆福音種子就這樣進了他的心田。徐詠對所聽的福音有回應,他想:「將來若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瞭解它。」後來在某個地方辦了佈道會,同學邀請他去,講題是「科學與信仰」,他深深被吸引;因為他早就想參加了。當天他就在那場佈道會中決志信了主。之後板橋貴格會鄭新教牧師不斷栽培他,使他在教會中學習成長。在信仰的追求上徐詠付出許多代價,不論是敬拜中心的特會、苗栗禱告山的聚會,他都渴慕參加,因而對基督信仰有很正面的回應。

尋求神的引導也看見異象

徐詠退伍後進入山葉(Yamaha)公司工作,作鋼琴調音師。有一天他賣鋼琴來到三峽,看到那裏的房子雖然很想買,但怎麼可能呢?原來他退伍後和幾位朋友一起投資作生意,因投資不當,負債不少。但是因著神的賜福,竟然讓他買下了三峽的房子,幾年後也償還了所有的債務。這時,有個牧師按手在他身上說:「將來你要成為一位牧師。」因這預言,徐詠服事神的心志一天天更加滋長。他帶職事奉,在三峽一個聚會點服事,聚會人數約有五十幾人。那時因所租房子鬧鬼,便向張仲湖牧師請教,也開啟了他對靈界的認識,從而裝備了他在屬靈爭戰中該有的知識。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徐詠禁食禱告約二十天。他不先預設立場,完全等候神的引導。隔天,在一個特會中,一位猶太籍的牧師說:「你們豈不知宣教是要殉道的嗎?」這信息進入徐詠心中,他十分激動,內心也哭泣著,好似神在對他說,要他走一條特別的路。徐詠定意尋求神,如同箴言所說:「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二:4)在禁食期間,他也見到一個特別的異象:他不知道那是甚麼地方,街道上有四、五間教會。和他一起服事的老姊妹也在異象中見到一個房間和一個菊色燈罩,而她也不知道那是甚麼地方。此時有位牧師對他說:「趕快預備前行,否則就來不及了。」

不久之後,徐詠和這位老姊妹到大陸短期服事。路過澳門,他們來到迦南神學院,接待他們的院長打開門時,老姊妹控制不住地哭了起來;因為那房間就是她夢中所見的。到了魚市場,看到賣魚的燈罩,同樣也是她夢中所見的菊色燈罩。而院長手指向前的那條街道剛好有四、五間教會,正是徐詠異象中所見的,這令他十分驚訝。這樣的印證,更加肯定這異象有神特別的意義。

從大陸回來後,有八個月的時間都沒有甚麼動靜,反而是徐詠的祖母說:「你若去澳門傳道,我就死給你看。」那是一個攔阻。此時,又有一位新加坡牧師跟他說:「趕快預備,不然就來不及了。」徐詠在兩難中作了決定,把房子賣了,也把教會服事的工作交出去,此時祖母竟沒有反對,還說:「你去吧!反正澳門離台灣不遠。」看到神一步步地開路,他終於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廿八日來到了澳門,先租房子,並用自己的存款建立教會,半年後才把家人接來。

靠主恩典廣傳福音

剛到澳門前幾年,語言不通,不知如何做,福音工作也沒有甚麼果效。於是徐詠用三天的禁食禱告再次尋求神的心意,神給他三方面的引導:勞工、新移民、本地居民。那時有從大陸閩南來的勞工,講閩南話,溝通沒問題,徐詠與他們不期而遇,就介紹他們來教會,因而每個禮拜都有不少勞工前來。雖然勞工的流動性很大,不會長期在澳門工作,但這也是將一顆福音種子撒進去了。

頭幾年徐詠的服事很辛苦。當存款花完了,走到一個沒有後備支援的地步,不知該怎麼辦時?徐詠又禁食禱告,神告訴他:「你手中有甚麼?」他答:「鋼琴調音的技能。」於是他重拾以前的專業技能到各教會去調音,另一方面也以帶職的身分繼續服事神。後來因著某種恩典,他在澳門開設了琴房,接觸到許多當地的居民,帶領許多人認識主。十幾年來有上百人受洗歸主,他也買了屬於自己的教會。

有了琴行,在經濟上是對帶職傳道者很好的支持。因而徐詠傳福音的腳蹤更深入到大陸。如今他與一個團隊一起配搭培訓的服事,最遠到達新疆,最近的是珠海。有一次,他在珠海服事時,被公安帶去作筆錄,公安說:「終於見到你了。」意思是,他的工作面很大,今日終於面對面了。

先知以西結被神差遣向以色列百姓說預言,神說:「你奉差遣不是往那說話深奧,言語難懂的民那裏去,乃是往以色列家去。」(以西結書三章5節)徐詠所去的地方乃是言語難懂的民,卻也是神所寶愛的民。十幾年來,神藉此磨出他信心的服事,也帶出一群百姓繼續向著神的應許之地前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外宣教季刊 的頭像
    海外宣教季刊

    海外宣教季刊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