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領我到溪水旁-和平青草地
林志佳
記得第一次去教會小組,大約是在五年前初信主 時,而且是帶著些許的傷痛進入的,對於上帝的話語,我一知半解。因為,我還不習慣在晚上特別騰出時間去參加聚會,所以我經歷了一段的適應期。我在小組裏算 是最年輕的,所以自然而然受到比較多關愛的眼神。或許,上帝知道我的需要,在甚麼地方可以滿足我。

漸漸地我發覺小組的弟兄姊妹彼此關懷,是真誠不帶任何目的,為的是希望我能在小組中得到益處,在屬靈上有所成 長。當初帶領我進入小組的是萌芬姊,她是正奮長老的牽手,為人親切又熱心。組長昊恩個性溫和,看得出是一位重視生活品味的人。還有能言善道又風趣的惠玲 姊,她的老公銘桐兄則與她的個性互補,是位勤奮老實又可靠的男人。美足姊則是位個性直率又堅強的單親媽媽……。我想,就因為我們每位成員各自擁有不同的人 格特質與生活背景,所以每次的小組聚會才能擦撞出活潑又生動的屬靈火花。 

就在我漸漸的進入狀況後,學校的入學通知書卻也來到了,而上課的時間恰巧與小組聚會的時間相衝突。此時,為裝備 自己成為主上帝合用的器皿,我認為自己必須以課業為重。所以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我未曾再去小組了。

而在這段中斷的時間裏,小組產生了變化,我原本的小組解散,而後與正奮長老的小組合併成為一個「全新的小組」, 這讓我意識到上帝的改變似乎正在悄悄進行中。因為,祂的改變很少是用戲劇性的誇張情節來呈現,而經常是透過無聲無息的方式,進而達到「更新」的目的。
 
在我畢業後,正奮小組主動派人來邀請我,其他的小組也私下邀請我,但是我卻始終相應不理,因為當時的我正專注於 為自己規劃未來的藍圖,沉浸在自我當中。之前,雖然我曾去過正奮長老的家二次,可是如今已經相隔一年多了,而且長老家的位置並不好記,去過的人都說像迷宮 一樣,所以我早已忘記在哪裏。

終於,在第三次真情的邀約下我答應了,但是我的內心卻暗自盤算,假如找不到的話,那就打道回府吧!然而神奇的 是,我居然僅憑直覺的引導,在不知不覺中來到正奮長老的家門口前,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我想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神在作工」。透過組員們的迫切代禱,讓 我產生渴慕的心,在聖靈的引導下,我這隻眷戀世俗的羊羔,終於又再度重回主的懷抱。

只是當時的我信心仍然不夠,偶爾還是會「不小心,忘了!」去小組。直到母親的驟然去世,才讓我全然的順服,積極 的重回小組。因為,在那段悲傷的日子裏,教會的牧師、長老及小組的弟兄姊妹們全心全力幫助我、安慰我,幾乎是到無微不至的地步,因此讓我深受感動。而且, 因為這樣無私的關懷也影響到我未信主的親朋好友,他們確實為主做了「最好的見證」。
重回小組的生活,首先我要面對的就是「適應問題」。因為新的小組有一半以上都是陌生的成員,同時對於新組長的領 導風格我也要適應,這些都是全新的體驗。直到大約二個月後,我才漸入佳境,並且我也試著在小組「分享的時間」裏主動發言,因為我認為這是訓練自己在公開場 合發言的大好機會。

漸漸地我發現小組在合併後變得更加多元與豐富了,真的足以用多采多姿來形容。首先,成員的穩定性明顯提高,這代 表對小組聚會有信心。成員的組合有夫妻檔、兄弟檔、情侶檔、單身貴族以及學者型的老師。小組活動力超強,雖然大家都是「資深」的帥哥美女,但都喜歡上山下 海的戶外活動,比起年輕人有過之無不及。而且,特別的是每個月最後一週的聚餐,幾乎成為我們小組的傳統。因而,我們是屏東和平教會公認最愛吃的小組,屏東 市已被我們吃透透了,可見小組長的用心良苦。

另一方面,在小組中我們將生活中遭遇到的困境,諸如工作、家庭、健康、子女教養、夫妻溝通等問題提出來,大家集 思廣益共同提出意見與看法。最後一起祈禱,祈求主的幫助與帶領,因為「在人不能,在神無所不能」。

在小組裏我們成為一家人,彼此扶持與幫助,正如羅馬書八章廿八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 處。」當然,有喜樂或感動的事,我們也會在聚會中提出來一起分享。
而最近開始風行的「慢活」--騎自行車風潮也蔓延到小組裏,我們常相約例假日騎自行車踏青,並且取名為「和平鐵 馬隊」。在識途老馬施貴心隊長帶領下,我們曾經十幾個人浩浩蕩蕩的組成車隊去「遠征」斜張橋,雖然回來之後累到筋疲力盡,然而運動流汗卻令人通體舒暢。在 小組成員有足夠默契之後,類似的戶外活動更能增進成員間的凝聚力,拉近彼此的距離。

葛牧師在講道時,曾經用一盆「燃燒中的炭火」來比喻小組。在一盆燃燒的炭火中,如果將其中的一塊木炭移開,不久 它就會慢慢熄滅了,這就是我們需要參加小組的原因。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八章二十節應許:「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 間。」所以,當小組成員聚在一起敬拜讚美、讀經禱告時,聖靈就會在當中運行。

在每週小組聚會屬靈的氛圍中,我們就像是一盆熊熊燃燒的炭火一樣「永不熄滅」。小組是屬靈的青草地,亦是上帝愛 的園地,我們在小組中充滿溫暖,且彼此分享、彼此激勵與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外宣教季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